双沟90年代「双沟90年代多少钱」

huafeng1103 15

双沟是襄阳大镇,镇区东至周岗村,西临唐河,南连赵湾村,北靠大岗坡,面积5.5平方公里。清同治《襄阳县志》载:双沟距城60里,南通新唐,东达随枣,水陆通衢,东北一巨观也。双沟历形成年代无考。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 ,双沟一带即有人类居住,属古蛮人氏族部落。襄阳资讯​襄阳​看鉴襄阳​

双沟的区划变迁史

夏,商,周时代,双沟属豫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系楚国属地:秦统一中国后归南阳郡蔡阳县;东汉建安十三年 (208) 襄阳置郡后,双沟与蔡阳县一并划归襄阳郡辖;隋炀帝大业初年 (605) 双沟属襄阳郡安养县辖;唐、五代 (618-960年) 时期,双沟属襄州邓城县辖;南宋绍兴五年 (1135) 邓城县并入襄阳县后随属襄阳县辖,元、明、清至民国历代隶属关系未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双沟属襄阳县管辖。2001年12月,襄阳县撤县建区,双沟属襄阳区辖;2010年12月,襄阳区改称襄州区,双沟属襄州区管辖。

双沟俗有小汉口之称

双沟濒临唐河,古时襄 (阳) 新 (野)、襄 (阳) 枣(阳) 驿道 (亦称人行大道’) 从此经过。民国12年 (1923),襄 (阳) 花 (园) 公路 (现称316国道) 建成后经过此地,并在此建有汽车站。由于水陆交通便利,历来为鄂豫边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和商家必争之地,素有 小汉口之称。

清代,双沟的手工业就比较发达,有铁业,木业、竹业、绳业、皮 (革) 业、染业、印刷,榨油、酿酒、酱品、糕点等;商业除当地和周边的商贩外,陕西、山西、江西、武昌等外地客商亦有到此经商者,并建有 江西馆’ 山陕会会馆武昌馆等会馆。商贾云集,唐、白河下游商船如织,商业店铺购销两旺;服务业以餐饮、屠宰、理发、压面等,聚落人口最多时达万人以上。

民国时双沟从繁荣走向衰败

民国期间,双沟经历了由繁荣—一萧条—一衰落的变化过程。民国元年至18年(1912—1929),双沟八大商号(义兴钱庄和兴钱庄同兴典当铺聚义生茶叶号’源自山杂贷号宝泰盐号何庆大煤油号福泰和酱园)资金雄厚,生意兴隆,有货船240只,来往于双沟—襄樊—汉口之间,将从双沟周围收购的粮食、棉花、麻油等农副产品运往襄樊、汉口等地。又将汉口等地的布匹、百货、食盐、煤油等用品运回双沟。除在本地销售外,还批发给枣阳、随州、新野、唐河等地的商家,经陆路运往随、枣;经水路运往新、唐,盈利颇丰。

除八大商号外,另有粮行、花行、木行、牛行、猪行、布铺、药铺、杂货铺等中小商户、摊贩400多家,从业人员900多人。手工业生产有铁匠炉、银匠铺、草绳铺、篾匠铺、皮匠铺、木匠铺、油坊,槽坊、染坊、酱园等,从业人员1000多人。服务行业有剃头铺、澡堂、旅馆、饭馆、酒店,小食摊等,从业人员800多人,经济呈现出繁荣兴旺的景象。

民国19年(1930)2月6日,悍匪张恒金率部(号称鄂北游击军)3000余人进驻双沟后,拉夫抓丁、摊粮派款、拦路抢劫、欺男霸女、敲诈勒索,无恶不作。致使双沟周边商旅不便,经济萧条。民国21年(1932)4月,地方坤士福泰和酱园投资者陶德瑶(日本士官学校留学生、老同盟会会员)将张部的恶行状告至国民党中央,湖北省政府主席何成浚遂派国民党第五十一师和独立三十四旅,在空军的配合下到双沟围剿张匪,经过7昼夜激战,将张恒金部击溃并赶出双沟。民国24年(1935)7月,唐河洪水猛涨,双沟堤溃,街可行舟,部分房倒屋塌,损失惨重。历经匪患天灾的双沟经济由繁荣变为萧条。

小日本曾2次占领双沟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曾于民国28年(1939)5月、29年(1940)5月两次攻打双沟。日寇两次攻占双沟后,实行三光政策,共烧毁房屋1324间,其中北街(亦称正街)、马家街几乎被烧光,炸毁停泊在唐河渡口的商船100多只,在马家街肖家祠堂杀害未来得及逃走的妇女老幼42人,制造了震惊鄂西北的马家街惨案。抗战期间,双沟8大商号外迁7家,中小型工商户数量锐减,经济一蹶不振,民生朝不保夕,居民人口减少3000多人。

新中国成立后双沟恢复繁荣

1948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桐柏军区所属部队攻克双沟,并在此成立党、政机构,双沟解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双沟的工商业逐步复苏。20世纪50年代中期,党和政府领导工商业者走合作化的道路,组织双沟个体工商业者成立了铁业社、木业社、竹业社、绳业社、染业社、印刷社、皮业社、弹花社、缝纫社、供销社、合作商店、国营商店、国营旅社、压面组、理发社等集体经济组织。到1958年,双沟个体工商业者均走上了集体化道路。

20世纪60年代,为支援农业,双沟有2000多名居民响应党的号召,下放到农村参加农业生产。聚落人口由1952年的7037人减少到1965年的4125人。20世纪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双沟的手工业生产逐步转变为现代工业,在原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基础上兴办了食品厂、灯泡厂、搪瓷厂、毛巾厂、电钱厂、针织厂、砖瓦厂等集体企业,成为襄阳县工业大镇。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双沟通过收回原下放居民,大力发展集体企业和个体工商业、服务业,经济得以快速发展。

改革开放后双沟开始大发展

20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双沟企业发展的鼎盛时期。双沟先后兴办了塑料厂、服装厂、制鞋厂、造纸厂、皮毛厂、电木粉厂、制漆厂、面粉厂、猪鬃厂、柳编厂、制镜厂、家俱厂、制箱厂、雨伞厂、皮毛厂等30多家集体企业,安置下乡知青和城镇居民3000多人。发展个体商业、服务业,从业人员达4000多人。

进入21世纪以后,双沟原有的集体工厂、企业通过重组、买断、破产等方式实现了改制。到2020年,双沟的工、商、服务业均实现了个体经营。

双沟曾经也有古城墙

明、清时代,双沟四周筑有土城墙,建有东门、西门、北门、大南门、小南门。聚落内建有正街(亦称北街)、南街(亦称粮行街)、西街、东街、北横街、马家街、篾匠街(亦称竹器街)、西河街及怡心巷、邵家巷、太平巷、郝家巷,聚落面积仅2平方公里左右。清末,北横街因临河崩塌。

抗日战争期间,马家街被日寇烧毁,篾匠街、西河街几乎被废。仅有的4条主要街道(正街、南街、东街、西街),全长1586米,宽5米,均为卵石路面,中间铺设宽40公分青石条。民国时期,由于战争、洪水的破坏,城墙、城门荡然无存。

20世纪60年代初期,为预防洪水侵袭,在双沟西、南、北三边筑起防洪大堤。1975年8月唐、白两河遭遇特大洪水,双沟堤溃进水,低洼处房屋倒塌。洪水过后,居民建房向东部发展。

双沟的规模超过一些小县城

20世纪90年代,为加快集镇建设,县、镇提出再造一个双沟,在双沟以南划出建设新区,将原聚落面积扩大到5.5平方公里。到2020年,双沟聚落内居住有东街、西街、北街3个街道居委会,双南,双北2个社区,居民人数4.5万人。聚落内街道、路巷增加到19条,均建成为水泥路、沥青路,铺设自来水管网18800米,日供水6000吨以上;修建公共厕瓜18座;修建垃圾站1个,设置垃圾箱、筒278个。

2014年1月,根据襄阳市委、市政府的决定,双沟镇和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实行镇园合一,以园带镇的管理体制,按照《襄阳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整体设计规划》,双沟聚落(老城区)被确定为综合服务片区。(刘福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