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常照金樽里。
唐代诗人李白关于酒的诗相信大家都是耳熟能详,这也说明了唐朝酒文化的盛行,和产业链的丰满成熟。既是一条成熟的产业链也就和当时的政治税收挂钩,兰陵美酒郁金香,郁金香并非花的品种,而是酒的品种。酒仙李太白除了郁金香还钟爱葡萄酒,菊花酒,兰陵酒,金陵春,新丰酒。
唐朝除了这几种耳熟能详的酒品种,还有米酒,果酒,配制酒,屠苏,石榴,凝露,五般……
以上这几种酒在唐朝只算得上浊酒,税率根据地方的不同在十比一至六比一之间,离大皇朝越远的地方税收也更高,这只是浊酒的税收。
所谓浊酒便是酒精度不高,不纯粹,有杂质,更好的提供给王公大臣的酒叫琼浆玉液,也是当时平民百姓不得见不得品的酒酿。
土窖春,阿婆清,石冻春,烧春,灵溪酒,还有外番进贡的三勒浆,马郎酒,以至于葡萄酒。
葡萄美酒夜光杯你知道葡萄酒产自西域吗
葡萄酒起初属于外番进贡,得到王公大臣以至于皇帝一致认可后,大唐开始自发研究葡萄酒的做法,甚至王公大臣和皇帝李世民都有参与制作过程。这几种酒的税收是浊酒的翻倍,唐朝时期虽酒业盛行,但因制度不够完善,也出现过小地方官员滥收酒税,也才出现各个地方酒税各高各低。
这是唐朝初期现象,到了盛唐时期,唐朝政府才真正开始重视酒业税收,农,酿,商,每一层制造工业都是打造大唐盛世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也是唐朝酒文化诗章最为绚烂的时期,红泥小火炉,绿蚁新焙酒,更是将魏晋时期的九曲流觞延续。
九曲流觞有几种玩法
九曲流觞源自于周朝,盛行于魏晋南北朝,延续于唐朝。到了唐代已经产生了多种玩法,我们把曲水流觞分开来解读,曲水是蜿蜒水流,可以是挖空的竹子承载,也可以是空谷中的小溪。觞乃是樽、耳杯、亦或者是承载食物的器皿,流自然是动词流动的意思。
也就是说把樽、耳杯、器皿放在流动的小溪、河流上,王公大臣,世家公子席地盘坐,或高谈阔论,或对酒吟诗,何等文雅风流。
唐朝又把这种游戏开发出很多种玩法,比如在桌子上挖水渠,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自然也和底层百姓提供的酒税脱离不了关系。
唐朝政府靠税收能养活多少人
只是税收再好再高也抵不住上层人士的抛洒浪费,这也是唐朝晚期的开始,到了唐朝晚期,酒税也因制度不完善很难再支撑军队,王公大臣的开支,作为恶性循环,官员开始滥收酒税,酒税高了,不管是商,贩,酒业制造利润空间薄弱了也就开始怠倦,加入酒业制造商的世家子弟大多开始抛弃这个行业,剩下的大多是没有资本改行的底层人员。
恶性循环开始酒税也就没办法顺利的进行下去,这时候上位者才正视这个问题,酒税制度得到了正面完善。
在唐朝并非所有人都能经营酒业,要么有关系,要么有资格,要么有钱,也就是说一般能经营酒业的都是富强,王孙,酒税改革后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政令就是开放酒业,底层人员也可以低成本做酒业买卖,规模扩开后,酒税的征收空间也就扩大不少。
酒令制度完善推动着盛世?
这样的政令并不算完善期间也出现过大大小小的问题,后来进一步的改革设置酒监司,也就是专门监管酒税正常流入,统一税收比例。
政令走到这一步依然还有钻孔子的富商以及王孙。
这又推动了惩罚制度,一系列制度得到完善,唐朝酒文化再次被推到一个高度,以及诗酒文化的绚烂,各种名酒普通春天的笋尖纷纷冒头。
原材料从仅有的几样多了黍、粟、稻,大米、糯米、玉米……各种类型。
唐朝小姐的闺中之乐
富家小姐之间也会自己尝试酿酒,桂花为酒,果子为酒,酒也成了风花雪月里的必需品,春日里桃花树下摆上点心果子,配上一壶桃花酒。
夏日里,花园中凉亭里石桌上摆上一壶冷酒,秋日里菊花酒盛开自然少不得一壶菊花酒,冬日里漫天飞雪也少不了红泥炉小火慢温的乳酒。
这些酒的度数不算高,这才有了《白日放歌须纵酒》《无花无酒过清明,兴味萧然似野僧》《对酒当歌,人生几何》《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这些现代文人墨客向往的诗句。
也才有了李白、贺知章、李适之、李进、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的绚烂诗章,被当时的文人墨客称为酒中八仙人,一篇篇诗句何尝不是伴酒而作。
大唐盛世的酒业垄断制度
酒税蒸蒸日上,王孙贵胄消费也节节攀高,底下的人为了讨好皇帝花人力物力在民间大量寻找酿酒师,这时候也形成了垄断的开端,诗人曾讥讽《院榷和泥碱,官酤小曲醨》院也就是官,官榷:官府专卖。小曲也就是黄酒、白酒,诗里说明当时皇帝是极其爱这两种酒的,已经到了垄断专卖的地步。
民间再难寻觅这两种酒,白居易任职中州刺史因寻觅不到好酒,一度自己动手偷酿黄白两酒。
唐朝酒业酒税发展:起初禁酒令一人犯法全家遭殃--酒业开放税收--酒税混乱--酒税整改--酒业开放至家家户户--酒业垄断,是一个不算漫长却又预示大唐从绚烂到衰败的岁月长河过程,也是岁月长歌里诗章的见证者。
从繁荣走到不可控
唐朝的酒税更是一时间高于任何一个朝代,比如汉代,随着军事爆发战争四起,朝廷需要更多物资财力来支持军队开销,加大了酒税征收,以及对粮食的征收,没粮,酿酒失去原材料,酒税一度疯狂暴涨,两者之间进入了不可挽救的僵局。
国家需要与纵酒成性的王公贵族可不在同一战线,明面上不可得那我就私下取,不少王公贵族私下非法征收粮食酿酒,也就成就了无良商贾把酒税一翻二翻,形势僵持不下,唐朝政府财政危机越来越浓重,酒税制度开始在皇权与豪门的较量下失衡。
纵观唐朝酒税全局,起初仅仅出现在清明、祭祀等重要场合,到酒业开放,酒出现在酒家、饭店、商贩,再到完全流入百姓家。
它推动着中国酒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更是一度推高至极盛,更是成就了如今的酒桌必备,酒的酿造工业也达到了空前创新,加入中药,花瓣,水果,冷酒,热酒,品质、酒精度也分为几个等级。
随着酒的升级,也盛产出各种各样的游戏,有文雅诗词自然也有荒诞无稽,伴歌伴酒,饮酒作诗,歌舞酒令,自然也有酒池肉林,酒胡子。
某电视剧里有一句词,昨日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平生偏好酒,但得杯中满,时光度不难,酒也成了当时人们解闷,忘忧的上上良品。
盛世下的享受和放纵
相比于魏晋南北朝那个荒诞酗酒的痛苦,唐朝是在盛世下的享受和放纵,不管是盛世亦或是乱世,酒业酒税都是历经不衰的,只是过程不同,或更炫目,或更曲折,它都是文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文化与时代的碰撞,酒也是大唐与番邦交流必不可或缺的桥梁。
要说到番邦这里得提一下胡人,胡人在当时被称为粟特人,粟特人在古代生存于中亚阿姆河,也就是现如今的伊朗,古代的伊朗没有如今壮大,他们仅仅是人数、文化、技术都稀少的番邦,粟特人擅长经商,往返丝绸之路最为多的也就是粟特人。
广艺记·记载,唐朝晚期敦煌此时已有大批量番邦粟特人入住,并且参与各个行业,丝绸、珠宝、银庄、药材……最为广的还是酒业。
不论是制造、生产、酿酒都有他们的身影,当时远离大唐皇朝的敦煌酒业也明显分为官、商、民,敦煌酒税的制度也和皇朝大相庭径,所谓天高皇帝远就是这意思。
胡姬与大唐闺秀
在大唐敦煌酒业里有一项很有意思的名称,定额酒税,它不同皇朝酒税统一一致,反倒是看比例定额,比如三斗酒以上为定额,五升酒为利率。敦煌酒文化发展又别有一番异域风情,诗人张祜像我们描述,为底胡姬酒,长来白鼻騧.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
胡姬她指的是卖酒女,底:抵,抵着卖酒女送上的酒,犹如漂浮在水上的花,飘飘欲仙。
此类的诗句还有很多,胡姬招素手,延客醉金樽。细雨春风花落时,挥鞭且就胡姬饮。或荒诞,或沉醉,或清醒。
酒中胡姬对比中原女子的稳重、淡雅,会更豪放、纸醉金迷,便是李大诗人都为她们在酒中下过笔墨,落花踏尽游何处,笑入胡姬酒肆中。
大可以想象一下,红账、软毯、夜明珠交织着月光,神秘胡姬赤脚伴随着丝竹声扭动腰肢,酒过三巡的看客被劝下了一杯又一杯的酒。
敦煌虽远,却也是大唐的领域,只要人来人往,车水马流这股风潮流入皇朝也是迟早的事,这也有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不论什么样的异域风情,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酒税背后推动的大手,上面我说过葡萄酒源自于西域。
它首先流入的是敦煌,随着自张骞凿空后,葡萄酒也逐渐进入王公大臣和视野,更是得到了皇帝一再的青睐有加。
这也就出现了流通酒税,葡萄酒进入大唐皇朝每一个关卡都会产生一笔税收。
流入大唐的除了葡萄酒还有印度的三勒酒,顿孙国的石榴酒,林邑国也就是如今的越南的椰汁酒,除了唐太宗李世民钟爱三勒酒,武则天杨玉环更爱石榴酒。
除了大唐自身盛产的酒,以下番邦流入也是为酒税做了一笔浓烈色彩。
大唐空前盛世酒文化更是磨灭不去,通过酒这个载体与酒税的征途发展到现代酒业普遍,古人留下的文化被我们一步步传承。
笔者认为酒虽然承载了人的喜怒哀乐,却也是现如今不可或缺的税收之一。
盛世大唐以自身财力,物力,文化稳稳承接住四方来客,得到文化衍生。
如今更是国泰民安的我们也传承延续了它的文化,更是将盛世发展至空前,酒税也为国家稳定打下不可多得的坚定基础。
如今的酒业在我们普通老百姓更是已经成为不可切断的必备之一。
参考阅读:
1.周道著,《唐代酒文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2.王飞著,《唐代酒文化研究》,中国民族出版社,2011年。
3.邱峻著,《唐代酒文化概述》,《安徽文史》2008年第2期。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