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刹山十年酒125ml,铁刹山20年价格

huafeng1103 酒价格铁刹山十年酒125ml,铁刹山20年价格已关闭评论2字数 7461阅读模式

辽宁铁刹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永隆泉烧锅,座落于铁刹山脚下,距今已有二百年的历史。

从北面看铁刹山

铁刹山从东、南、北三面望去,都能看见三座山峰,三三见九,故称九鼎铁刹山。山上有一千年古洞,洞中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开凿出活灵活现的石龙、石虎、石蟾、石木鱼、石床、石寿星、石莲盆、石定风珠八宝,仙雾缭绕,飘逸而出,所以叫八宝云光洞。铁刹山纳天地之灵气,吸日月之精华,是一处仙山福地。据说,长眉李大仙就是在这里得道升仙的。后道教龙门派第代弟子郭守真来此传教布道,铁刹山成为东北道教发祥地。站在九鼎铁刹山玉皇顶上,极目远眺,长白山山脉,曲曲折折,蜿蜒而来,绵延千里,到这里突兀耸起,峭然挺立,恰似巨龙高高昂起了头,其他诸峰环拱,俨然如百官列队逢迎君主,其势巍峨险峻,直冲云天。

太子河在铁刹山下形成两支,北支出于新宾县平顶山的鸿雁沟,南支发于洋湖沟的草帽顶子山麓,像一条巨龙的两支角,使铁刹山地区形成一地双龙之势,一水一陆。1583年,建州女真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遗甲起兵,从这里崛起。1616年,统一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这里也就被称为龙兴之地。

后人有诗赞曰:

长眉登仙去不还,罕王把酒气冲天。

巍巍九顶铁刹山,圣水琼浆酿佳酿。

早建嘉庆十二载,酒坊老号永隆泉。

历经五朝十八代,玉液流芳二百年。

欣逢盛世修史志,文化名酒天下传。

一、追本溯源

铁刹山连绵起伏向下延伸,到了南甸镇沟口村形成两座对峙的山峰,一曰龙泉山,一曰凤尾山。

龙、凤山下有个小村庄,叫寿星村(现沟口村)。因村里人长寿,家家都能见到九十岁以上的老人,因此而得名。据《铁刹山志》记载:铁刹山为辽东之名山,山上有塔,塔下有泉,冬夏不竭,甘甜清冽。村里有一眼泉,泉水不深,底部是块岩石,岩石中间有一个豆粒般小孔,从孔中射出一根水线,喷出有二尺多高,然后落下,水珠晶莹碧透,所以大家都叫它一线泉。此水乃铁刹山塔井之水沿山脉流入寿星村,井水始终保持有一米深左右,不管是旱天、雨天,既没见多也没见少,供全村十几户人家饮用。全村人都很信奉这口井,每年冰化雪消之时,都要到这里祭拜,寿星村人因饮此井水而长寿。

张世成(1598—1697)女真姓氏为章佳氏,原是女真哲陈部的酿酒师。其间,努尔哈赤经常到哲陈部酤酒,章佳氏送努尔哈赤精酿好酒,逐渐两人建立了友情。努尔哈赤统一女真诸部后,章佳氏从碱厂柳条边边门过来,改为张姓,汉名张世成,隐居在铁刹山下的寿星村。张世成夫妻二人,为人热情豪爽,待人坦诚,乐于助人,深得全村人喜爱。有一子,叫慧泉。张世成除租种几亩田外,就到铁刹山上采人参、灵芝、茯苓等百多种药材,以卖药材为生。虽然粗茶淡饭,生活却也安逸。闲暇之时,不忘在家酿酒,送给邻里品尝。由于水质清澈绵软,酿出的酒味香醇正,老少皆宜,不久传遍了铁刹山方圆百里。

位于滴塔村的三清观

1618年5月初五,努尔哈赤攻破了清河、碱厂。张世成得知后便送去上乘好酒,庆贺大捷。努尔哈赤见张世成就是寻找多年的好友哲陈部的酿酒师章佳氏,

心中大喜。庆典之后,张世成便带努尔哈赤来到寿星村,饮酒叙旧,谈古论今,观看了一线泉。努尔哈赤想去铁刹山。张世成便担着张家酒,一同登上铁刹山。

努尔哈赤放眼望去,九顶高耸入云,如九条巨龙昂首。努尔哈赤称赞九鼎铁刹山,是后金国大吉大利之兆。九鼎铁刹山恰似从长白山而来的巨龙,正应我女真从长白山来到这里。铁刹山就是龙首,有龙腾四海之兆,而且九鼎铁刹山九者,正应九五之数,今天又是初五,应九五之尊。鼎者,神器也,必开万世之基业。寿星村一线泉之水,乃铁刹山之泉,此乃天赐玉露琼浆。努尔哈赤神情昂扬,随从打开张家酒,一股香气扑鼻而来。努尔哈赤把酒临风,痛饮三杯,酒兴大发,盛赞张世成酿酒手艺高超:九者酒也,鼎者盛酒之器也,以鼎盛酒,其酒必然宏大,香飘万代。努尔哈赤赏赐给三清观一百两白银,重修庙宇,光大仙山。把铁刹山下三百亩良田赐予三清观,作为庙产。并委派身边的石翰将军划定地界(见《铁刹山志》兴复铁刹山云光洞始末记)。随后又赏赐张世成白银五十两,命侍从拿过一块黄绫,挥笔写下:九头张家四个大字,递给张世成,希望他把张家酒发扬光大,造福于民。

1620年,努尔哈赤率军攻占辽阳,随后占领盛京。1626年,努尔哈赤在宁远与明将袁崇焕对峙,被红衣大炮所伤,众将请求留在盛京疗伤,努尔哈赤看好了铁刹山仙山灵水,执意要来铁刹山。

张世成每日用铁刹山药酒为努尔哈赤消毒疗伤,病情日渐好转。后住在温泉寺的三官庙。二十天后,因患伤寒,随即乘船沿太子河而下,行至爱鸡堡病故(见本溪县满族史)

河对岸是南甸镇沟口村

1645年,张世成用努尔哈赤赏赐的五十两银,在寿星村正式开办了张家酒作坊,名声大震。主要生产高粱窖酒,年产酒六百壶,专供盛京皇室饮用。

1697年冬,张世成无疾而终,享年99岁。

张慧泉(1623—1716)张世成之子,子承父业,仍在寿星村酿酒,因产量甚微,终未将酒业扩大,成为憾事。享年93岁。

张灵山(1647—1716)张慧泉之子。除酿制皇族专供酒外,还生产少量民用酒。年产2000斤左右。

张乐水(1670—1760)张灵山之子。开办小酒作坊两间,生产窖酒4000斤左右。

张光祖(1693—1791)张乐水之子。仍经营祖传酒作坊,新开酒窖两座,年产窖酒7000斤左右。

张耀祠(1715—1813)张光祖之子。生产张家酒销售辽东各地,年产量达10000斤左右。

张景贤(1740—1832)张耀祠之子。张家酒作坊经营百年而不衰。1783年,清廷赐酿酒世家牌匾,表彰张家世代传承张家酒。1780年生子张嘉久。

二、嘉久始兴

1799年,清嘉庆皇帝太师傅,著名才子王尔烈告老还乡,回到家乡辽阳。王尔烈一生诗琴书画,无所不精,晚年尤爱玩石,特别是精美的木鱼石。听说辽阳州境内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里有木鱼石,便来到铁刹山。

1798年,王尔烈上了铁刹山,进入八宝云光洞里,果然寻找到木鱼石,敲响声音十分动听,顺手去摸,木鱼石下竟有一张棕色小羊皮,上面写满文字,出洞后一看,是用满文写的酿酒秘方。王尔烈饮了石莲盆里的水,香甜可口,塔下之泉,清冽宜人。此上铁刹山寻找到木鱼石,无意中得到酿酒秘方,又饮仙泉,真乃天意。王尔烈早在京城就听到闻名辽东的酿酒世家就在铁刹山下,便下山来到张家酒作坊。此时,张家酒作坊主人张嘉久。

张嘉久(1780—1870)张景贤之子,张家酒作坊的第八代传人。张嘉久向王尔烈讲述张家世代酿酒史,并把当年努尔哈赤送给的写有九头张家的黄绫给王尔烈看。王尔烈看后大喜:这是罕王让你们张家当酒头啊!

王尔烈好饮酒赋诗,见辽东能有八代酿酒世家,甚是高兴。可是张家酒作坊太古老,虽然手艺高强,远近闻名,但工艺落后,规模太小,产量太少。王尔烈有意出资把张家酒作坊扩大,真正实现努尔哈赤九头张家的愿望。于是,王尔烈说明心意,把他在铁刹山八宝云光洞里发现的酿酒秘方送给张嘉久,嘱咐他一定要传承祖业,酿出天下好酒,当上酒头。

1798年至1799年,王尔烈开始筹集资金,他从辽阳富绅、本族王本元处,筹集资金五百两银,并请王本元任股东。资金准备足后,又与张嘉久研究秘方。凭借王尔烈在京几十年做官的条件,一连写了十几封介绍信给在京的老朋友。后又把王本元的外甥女赵九香介绍给张嘉久。书赠一副对联给张嘉久。

1799年10月,盛京将军府聘请王尔烈掌教盛京书院,但他仍兼管张家酒作坊发展扩大事宜。不幸,1801年病逝。

张嘉久在股东王本元支持下,在家乡开始着手筹办酒坊。在寿星村一线泉旁,买地二十顷,建起一座四合大院,把一线泉更名为永隆泉。把张家酒作坊改为永隆泉烧锅。院内高高竖起索罗杆子,垒起烧锅,修了酒池、酒窖,请了师傅、拌料、扬片、火工、打水等工人三十余人,选了黄道吉日,开始上料。

嘉庆十二年(1807年)九月初九,是永隆泉烧锅成立的日子。盛京将军特使巴嘎尔利、实业部大臣周尔敦、辽阳府督察使赵奉仁、辽东粮储兼理仓种户部张伟良、清河城守卫武举李尚堂及远近商贾富绅、四邻乡亲二百余人参加了永隆泉烧锅开业大典。

是日,晴空万里,旭日东升。 铁刹山顶插上镶黄旗,与永隆泉烧锅院里索罗杆子上的永隆泉烧锅杏黄旗遥遥相对,祭天祭地祭山祭水仪式结束后,张嘉久走到蒸锅前,打开酒溜子,永隆泉烧锅出第一锅酒。那酒像一股清泉,奔流而出,顿时,院内香气弥漫,人声鼎沸,欢呼声、鞭炮声响成一片。

此时王尔烈已在六年前去逝。张嘉久想念王尔烈,把王尔烈所赠一副对联拿出,上联是思佳酒嘉九天成,下联是闻酒香久香缠绵横批是九头张家。张嘉久与赵九香结婚后,生一子,叫张永隆。

永隆泉烧锅逐年扩大,年产高粱酒2万斤,并兼营油坊。1810年,建酒窖12座,仓库10座,房产60余间,马车11挂,产酒3.5万斤。1846年,鉴于土匪猖獗,筑围墙2000余米,炮楼4座,护卫20人,火枪12支。从此,张嘉久的永隆泉烧锅也和他儿子的名字一样兴隆起来,闻名关东。

1868年,股东王本元病逝。

1870年,张嘉久病逝,享年九十岁。

三、历尽磨难

1894年爆发了中日甲午战争,随着黄海海战的失利,日本侵略军从朝鲜、庄河、大连等地向辽宁内地大举进犯,清军聂士成部在铁刹山西南的摩天岭与日军激战两天两夜,虽然挡住了日军进攻,但是在营口、田庄台的清军则发生大溃败。随后,日本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除割让台湾外,还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铁刹山下随即沦为战场。据兴京厅《乡土志》记载自癸卯年(1903)12月下旬,俄遣重兵驻扎兴京城,并兴属营盘,碱厂俱有防兵,往来不断。1904年4月,日军开始向田师傅、碱厂一带集结,日军花甲中佐并在当地大量招集满洲义军(见本溪县志)。

张嘉久去世后,永隆泉烧锅由其子张永隆主持。王本元之子王世福继任财东。

张永隆(1830—1919)娶了财东王世福的女儿,生有两个儿子,张玉福、张玉禄。因时局动荡,日本人虎视眈眈,事态难料。为保永隆泉烧锅百年大业,张永隆在烧锅主持经营,发展酒业,张玉福在田师傅开办窑厂,为烧锅生产酒瓶、酒具,及百姓需要的陶器。张玉禄在盛京读书。

日俄战争结束后,张永隆又扩大烧锅,人员达八十余人,年产量八千斤。1905年,日本商人大仓喜八郎已侦悉本溪湖之煤铁的实情,获得关东总督府的批准(见奉天通志)。从此,日本人在本溪湖一带活动频繁,无论官方还是民间接待客人,永隆泉烧锅酒已成必备之品。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十月,清政府批准设置本溪县。据《清实录》记载,光绪三十二年十月辛卯,添设本溪知县,从盛京将军赵尔巽之请也。筹建时清廷委派周朝霖到本溪成立了本溪县设治局,周朝霖为总办。设治局初在牛心台办公,不久迁至本溪湖,正式成立县行政公署,开始时隶属东边道尹公署管辖,后直属于盛京省。

设治局总办周朝霖来到本溪湖,与辽阳、兴京、凤凰完成地域划分后,招集本溪县各界名流,商讨成立本溪县事宜,张永隆应邀参加。

周朝霖来到本溪县后,听到社会各界对张永隆的赞誉,想请张永隆出任本溪县商会会长,张永隆婉然谢绝。

清宣统二年辛亥(1911年)十月,爆发了武昌起义,南方数省纷纷响应。期间,改元称民国,县衙门改称公署,知县改称知事。

民国六年丁已(1917年),本溪县知事变本盘剥,使永隆泉烧锅到了难以维持的地步,几近破产。

1919年2月,在永隆泉烧锅内外交困之中,张永隆一病不起,同年12月病逝。

张永隆去世后,其子张玉福主持永隆泉烧锅。财东由王世福之子王霁青接任。

张玉福(1852—1945)主持永隆泉烧锅后,先后从碱厂、清河城等地购买粮食10万斤作酿酒原料,又增酒窖5处。生产能力扩大,恢复到张永隆时代。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日寇扶持的伪满洲建国,不久,设立省公署,本县维持委员会改为本溪县自治执行委员会,李济东担任执行委员会委员长。(见本溪县志)曾三次传唤张玉福,他均以有病为由,拒绝参加会议。

李济东以永隆泉烧锅实欠税银23444元为名,把张玉福关进大牢。后经永隆泉烧锅财东王霁青出面疏通,送了3万伪币,于 1932年6月释放。

张玉福出狱后,重开永隆泉烧锅。开业前,张玉福把即将赴美留学的儿子张衍从北京(此时张玉福之弟张玉禄已在美国定居)找回来,口授祖传秘方,嘱咐他牢记在心,将来回国后献给祖国。然后将秘方烧毁。

1932年7月初的一天深夜,张玉福已经睡了,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把他惊醒,他披着衣服起来,推开门,见几个荷枪实弹的人掺着两个血淋淋的人站在屋外,吓得他刚要退回去,就听其中一人喊叔,张玉福定睛一看,那个被搀扶的人,原来是本家侄儿张青山,他一直在酒坊里做采购。

把浑身是血的张青山扶进屋后,张玉福才知道,抗日义勇军刚刚袭击了牛心台火车站,俘虏了煤矿主任和10名日本守备队员,缴获机枪、大枪16支。这张青山,原来一直是抗日义勇军的侦探,借给各地送酒的机会,为抗日义勇军刺探情报,刚才就是他事先摸清了车站里的情况,才使抗日义勇军打了一个漂亮仗。为了安全起见,张玉福连夜派人把他们藏到铁刹山上。

张青山等人在张玉福的精心照料下,很快伤愈归队。张青山继续以贩酒为掩护,为义勇军作侦察。1934年,帮助抗日义勇军再次袭击了牛心台煤矿。1935年4月,张青山配合义勇军张荣久部袭击了南芬车站,缴获大枪16支、手枪3支、子弹1700多发,打死日军4人,伪军2人。1933年, 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在杨靖宇的统率下,来到本溪地区。在团结抗日的口号下,在本溪、桓仁山区开辟了抗日游击区。本溪县的外三堡(今东营房乡的洋湖沟、东大阳、红土甸子)成为抗日联军的重要根据地。1936年,抗日联军派中队长张洪阁带人到外三堡发动群众,并建立了第一个抗日民主革命政权东大阳民主联合政府,当时政府主席是孙德文,农会负责人郭振双。

由于日军的疯狂围剿,抗日联军缺医少药。东大阳民主联合政府主席孙德文与张洪阁两个人秘密来到铁刹山见张玉福,说明来意后,张玉福很爽快,满口答应,表示永隆泉可以烧制一部分杀菌消毒的酒精,高度酒,并配置一些中草药,为伤病员消炎止痛,疗伤御寒。张洪阁在兰河峪城门子、草河掌胡堡建立两个联系点,开辟了运送通道,张玉福一直秘密给抗日联军送酒。

1936年2月,孙德文来到永隆泉,扮做押酒的商人,为杨靖宇亲率抗联一军一师在摩天岭大捷送庆功酒1500斤。

抗联一师开辟了以老秃顶子、和尚帽子两座大山为中心区域的本、桓抗日游击根据地,使抗日烽火燃遍了太子河、浑江两岸,给驻扎在本溪地区的日军以沉重的打击。

1937年冬,大雪封山,杨靖宇率部坚持在和尚帽子山上,严寒的冬天,战士们手脚冻伤了,给养运输困难。张玉福几次派人闯关卡,都被挡住。

张玉福派张青山拉八口大缸,在缸里扣进酒桶和粘火烧,过了碱厂就遇到日军巡逻队,一阵盘问之后,日军见是窑场送缸,就放行了。张青山急急忙忙赶到城门子,把酒和食品卸在抗联秘密点白石砬子山洞里。

从1932年至1937年,永隆泉烧锅为抗联秘密支援3000多斤酒,粮食3万余斤,鞋600余双,棉衣500套,为抗日斗争做出了贡献。

1934年,本溪县商会副会长施介忱,因不满日伪统治,辞去会长职务,受聘于永隆泉烧锅经理。

永隆泉烧锅一直引起日本人的关注,怀疑张家与抗联有联系,觊觎永隆泉奇特的酿酒技术。1936年,日本商人付仁来到本溪,以开天佑公司为名,刺探经济情报。派人来到永隆泉,见到经理施介忱,以检查作坊卫生检疫为名,提出要看酿酒配方,施经理巧作安排,给了假秘方。

1937年,日军守备队长喜多少佐,怀疑张玉福为抗联送酒,命人把张玉福抓了起来拷打,张玉福拒不承认。因无法找到证人,证实他给抗联送酒。喜多只好作罢。日本守备队把张玉福交到警务局。后经经理施介忱通融,张玉福取保候审。

张玉福出狱后,仍支持反日斗争,日伪政权恨之入骨。1942年,又将张玉福关押永隆泉烧锅以匪产罪名没收,交给伪区长隋金寿管理。

1945年8月,张玉福死于狱中。

1945年9月18日,日本宣布投降,冀热辽军区十六分区所属部队开入本溪城区,本溪县光复。

1950年以后,张衍在美国听说新中国成立,从美国回来给父亲扫墓并将秘方献给当地人民政府。不幸途中飞机失事身亡。

1947年,罪大恶极的隋金寿被民主政府镇压,永隆泉烧锅被八路军第八旅三团接收。1949年交与当地政府。此后,永隆泉烧锅开始了新的历史阶段。

1949年解放战争胜利后,政府开始重新筹建永隆泉烧锅,1950年正式收归国有,成为人民的酒厂。虽曾经历了起步时期的步履维艰,文革时期的蹒跚迈步,计划经济的桎梏,市场经济的挑战与考验,但顽强的铁刹山人始终没有停步,酒厂一步步迈出了向前发展的坚实步伐。1996年11月29日,企业更名为辽宁铁刹山酒厂;2003年11月20日企业转制为辽宁铁刹山酒业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4月,公司正式组建为辽宁铁刹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下辖5个子公司:辽宁铁泉酒业销售有限公司,辽宁满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本溪满族自治县永隆商贸有限公司,辽宁铁刹山废旧物资回收有限公司,辽宁铁刹山酒业(集团)沈阳销售有限公司。集团已发展成为一个高速成长的现代型民营企业,质量体系健全,管理严谨,已通过ISO9001:2008国际质量体系和HACCP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双认证。

铁刹山系列酒以东北优质高粱为主要原料,结合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精酿而成,具有传统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地方品味,生产工艺已被列为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达50余种。

酒厂的粮食基地

铁刹山系列酒被评为中国白酒质量优秀产品、 辽宁地方精品、辽宁名优食品、辽宁人民最喜欢的十大地产白酒、辽宁名牌产品、辽宁人民喜爱的健康酒等数十项殊荣。2006年,铁刹山酒又于人民大会堂被授予中华文化名酒光荣称号。2007年起,被省、市人大、政协选为两会指定用酒;2011年1月26日,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评为中华老字号;2011年5月27日,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企业连续多年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省先进企业、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辽宁十大名酒生产厂家、辽宁知名企业、本溪市五A级诚信企业等。连续十年上缴税金超千万元,是本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柱企业,铁刹山酒业集团被评为辽宁省文化名片。

传统的工艺生产

窖池

生产线

酒窖及储酒罐

铁刹山酒业博物馆

展销会上

辽宁铁刹山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于2004年01月17日在本溪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成立。法定代表人张良,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白酒生产;其他酒(配制酒)生产;本企业包装物销售等。

酒厂远眺

谢谢朋友们关注!

huafeng1103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5月6日 18:56:3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diujiu.com/jiage/8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