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沟50度柔和1668价格 双沟1732柔和52度

huafeng1103 11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在成都市中心发现清代宝川局铸钱遗址,这相当于清代的造币厂。

遗址全景航拍

据清代宝川局铸钱遗址考古现场负责人唐彬介绍,该遗址位于成都市人民中路一段西侧。经过考古发掘,清代宝川局铸钱遗址发现窑炉30座、炉房6处、方池6座及排水沟3条,同时出土了数量众多的坩埚、炼渣和钱币,钱币以乾隆通宝为主,另有少量嘉庆通宝。出土窑炉平面呈狭长方形,为平地向下开凿而成,早期窑炉较深,后期窑炉较浅。窑炉内竖向装填多枚坩埚,坩埚呈炮弹状,口大底小,高30厘米至40厘米。

出土钱币

炉房及窑炉主要位于遗址东西两头,中间地段由墙隔开,中间分布6个方池,方池内发现大量瓷器及部分浇筑后的钱币及钱树,可能用作蓄水。西侧炉房一线发现多条小路接入炉房,小路以西地面不见烧土及炼渣等痕迹,可能为办公区。

唐彬介绍,文献记载宝川局始建于康熙七年(1668年),雍正十年(1732年)正式开铸,至乾隆年间最多有铸炉40座,供地方养官、兵饷、修城之用。他认为,结合清代光绪年间地图以及考古发现的窑炉、坩埚及大量铜钱,表明此处应为清代宝川局铸钱遗址。据推测该区域遗址铸钱活动主要在乾隆年间及嘉庆前期,至嘉庆后期已废弃。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科技考古中心主任杨颖东表示,宝川局钱币广泛流通于当时的四川各地,是研究清代铸币工艺流程的实物材料。该遗址分布面积大,窑炉及附属设施数量多,布局结构较为清晰,出土钱币丰富,为复原和研究清代宝川局的建置沿革、功能区划与布局、铸币工艺流程、以及清代成都城的历史风貌,都提供了重要参考材料。

记者:童芳

图片由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上一篇:

下一篇:

  同类阅读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