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成都3月3日电(记者吴光于杨进)横断山脉东缘,绿松石般的大渡河蜿蜒在狭窄的隘谷间,北岸的绝壁上隐约可见一座村庄。白云生处坐落着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雅安市汉源县永利彝族乡古路村党支部书记郑望春的家。
2月14日拍摄的古路村。
出发,从悬崖上的村庄到人民大会堂
2月26日,郑望春起了个大早,他轻轻关上院门,沿着一条窄窄的骡马道疾步向山下走去。
这条小路是通向山下的捷径,他已走了20年。起初是沿着它出村上学、闯荡世界,后来是沿着它走回家乡,当起村官。这一次,他将沿着它出发,走向人民大会堂。
10年前,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古路村上一任党支部书记骆云莲也是沿着这条路出发,走向人民大会堂。她曾经在全国两会上讲起古路村的故事,也将来自北京的嘱托一次次带回村庄。
2020年5月,郑望春接棒骆云莲,当选为古路村新一任党支部书记。今年,他又像当初的骆云莲那样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望春,你到北京后一定要邀请大家来村里做客,看看我们村翻天覆地的变化!临行前一晚,乡亲们对他千叮万嘱。
2月14日拍摄的骆云莲(右)和郑望春。
圆梦,天路托起希望
古路村曾叫咕噜村,过去进出村得攀爬藤条和木棍编成的天梯,稍不留神就咕噜咕噜地掉下山去。20世纪60年代,建设成昆铁路的工人们为了改善村民出行,将藤梯改建成铁梯。
骆云莲14岁时曾生过一场重病,在家硬扛了1个月后病情急转直下。几个村民轮流将她绑在背上,爬天梯,下悬崖,终于送到医院救回一条命。
2002年,村里打通了一条长约8公里、宽约1米的骡马道,上下山安全了许多,但依然不便。从山脚去往村里最远的骆云莲家,要走近5个小时。
2月13日拍摄的古路村的骡马道。
修路一直是村民们的心愿。但交通部门仔细测算后发现,修一条通村路,要花4600多万元。
当时我们村只有100多户人,我们都意识到投入这么高的成本不现实。当时还是村委会副主任的郑望春说。
修路,这个看似无解的问题,在与省里相关部门交流后,他们突然有了灵感——架一条投入相对少的索道,既解决了群众出行,又保持了村庄的原始风貌。
说干就干,设想很快变成现实——跨度750米的索道将过去要走三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缩短到3分多钟就能跨越。
2017年春天,骆云莲将还在试运行中的悬崖索道照片带上了全国两会。人们佩服基层智慧的同时,这座村庄也再次成为关注焦点。
接力,奋斗没有终点
骆云莲说,她当全国人大代表的那5年,履职调研都是围绕脱贫攻坚进行,如今接棒的郑望春面对的则是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过去10年,古路村种下了1200亩核桃、500亩花椒、500亩脆红李,乡亲们的生活蒸蒸日上。2018年,村里摘掉了贫困帽。
2018年国庆节,悬崖索道正式开通。每逢周末和节假日,险峻的骡马道、奇绝的自然风光总会吸引络绎不绝的游人打卡。
村里陆续开了10多家农家乐,生意最好的申大哥接待站在过去5年里已经升级改造过两次。这里既有古色古香的火塘,也有窗明几净的房间,水冲厕所、热水淋浴、Wifi网络一应俱全。
骆书记当年操心最多的是修路、脱贫、基础设施建设,我现在抓的是巩固提升、产业优化、农家乐提档升级。郑望春说。
在他们的接力中,古路村不断探索发展的新路。
去年,郑望春带领大家种下了40亩中药材黄精。这个东西好,野猪不啃,猴子不偷,价格也卖得高!村民申其林说,今年大伙打算扩大种植面积。
郑望春还争取来项目资金为村里修了旅游栈道、悬崖观景平台。游人更多了,一些农家乐一年收入超过20万元。
当选为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后,郑望春激动得好几天睡不好。身上担子更重了,作为新代表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不能辜负大家对我的信任。
2月13日晚,骆云莲、郑望春(右一、右二)与村民聊天。
临行前一夜,骆云莲和郑望春又坐在火塘边聊起古路村的未来。既要大力发展,也要保护好这里的原始风貌。原汁原味的风貌是古路村的命脉,千万不能丢。两代村支书默契一致。
摄影:沈伯韩
配音:尤祥宇(实习)
鸣谢:汉源县人大常委会、中共汉源县委宣传部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新华社四川分社联合出品
来源: 新华社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