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皮,◆即嘴唇。○[巴金]《家》八:他渾身發熱,咬着嘴唇皮,等候[張惠如]講話。◆补义条目■指争辩、交涉时的言辞、话语。○《清夜钟》第一回:一班喜誤國、逞嘴唇皮的,不量事勢,還在那邊争守山海,不顧京城。■补证条目■即嘴唇。○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十三:〔他〕得意地咂着嘴唇皮。
嘴唇,◆唇的通稱。○《兒女英雄傳》第十五回:鼻子嘴兒倒也端正,只是鼻梁兒塌些,嘴唇兒厚些。○[巴金]《秋》四:臉色的蒼白被脂粉掩蓋了,但是眼眶、臉頰和嘴唇都顯得很憔悴。○[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一部六:堅強冷靜的[蕭隊長],氣得嘴唇直哆嗦。◆补证条目■唇的通称。○清袁于令《西楼记·私契》:態妖嬈,打扮喬,行來頸骨摇。兩片嘴唇闊又趬,眼大眉粗面又凹。
朱唇(朱脣),◆見朱脣。
重唇音,◆音韻學術語。即雙唇塞音和雙唇鼻音。上下唇緊閉或接觸以節制外出之氣息而成。如三十六字母中之幫(b)[p]、滂(p)[p‘]、並[b]、明(m)[m]四母。
魚唇(鱼唇),◆1.魚的嘴邊、唇部。○[唐][陸龜蒙]《白鷗》詩:池塘信美應難戀,針在魚唇劍在蝦。◆2.用鯊魚的唇乾製成的海味。
油嘴花唇,◆形容說話油滑虛浮。○[清][李玉]《清忠譜‧創祠》:日日假忙,說道某鄉紳叫管家來邀;時時搗鬼,說道某官府着農民相召。止不過油嘴花唇,無非要騙人錢鈔。
搖唇鼓舌(摇唇鼓舌),◆見搖脣鼓舌。
搖唇(摇唇),◆見搖脣鼓舌。
眼唇,◆眼泡的別稱。○[王西彥]《古屋》第四部三:他臉色可怕地蒼白,上眼唇微微浮腫,不時發出輕咳。
枉費唇舌(枉费唇舌),◆白費言辭,不起作用。○《兒女英雄傳》第二六回:大料今日這親事,妹子在姐姐跟前斷說不進去,我也不必枉費唇舌再求姐姐,磨姐姐,央及姐姐了。◆补证条目■白费言辞,不起作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八章:差不多每夜他都想法向娘子劝说,赔了不少苦脸和笑脸,但都是枉费唇舌。
脫唇(脱唇),◆指言語出口。○[清][惲敬]《祭張皋文文》:簸今而友,揚古而師,一語脫唇,萬目睽睽。
兔唇,◆唇裂。
銅唇鐵舌(铜唇铁舌),◆比喻雄辯的口才。○《水滸傳》第三三回:不得賢弟自來力救,便有銅唇鐵舌,也和他分辯不得。
田唇,◆田埂。○《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個人計件制和小組計件制》:[雅蓋鄉]第一社築田唇,不分等級,每畝二分。原注:築田唇,築田埂。參見田埂。
雙唇音(双唇音),◆由上唇和下唇接觸,使氣流受阻而構成的輔音。如《漢語拼音方案》中的聲母b、p、m。
舌劍唇槍(舌剑唇枪),◆謂能言善辯,言辭犀利。○[元][劉唐卿]《降桑椹》第一摺:平日之間,別無甚麼買賣,全憑着舌劍唇槍,說嘴兒哄人的錢使。○《再生緣》第十三回:試試我,舌劍唇槍強不強。亦作舌劍唇鎗。○[元][武漢臣]《玉壺春》第二摺:使心猿意馬,逞舌劍唇鎗,着那等嫩鴿鶵眼腦着忙,訕杓來手腳慌張。◆补证条目■谓能言善辩,言辞犀利。○钱锺书《围城》九:这吵架没变严重,因为不能到孙家去吵,不能回方家去吵,不宜在路上吵,所以舌剑唇枪无用武之地。
缺唇,◆謂上唇缺損。一名兔唇。○《淮南子‧說山訓》:孕婦見兔,而子缺唇。○[漢][焦贛]《易林‧訟之復》:蹇兔缺唇,行難齒寒。
青唇(青脣),◆亦作青脣。◆黑色的嘴唇。形容醜陋的容貌。○《說郛》卷九七引[漢][朱仲]《相貝經》:醟貝使童子遇女人淫,有青唇赤鼻是也。○《全唐詩》卷八七二載《吹火詩》:吹火青脣動,添薪黑腕斜。○[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雜錄》:[寅亮]答詩,序有‘花面豔吹,愧鄰婦青脣之斂……’[神宗]顧左右‘青脣’何事,皆不能對,乃以問[趙元老]。參見鳩盤荼。
錢唇(钱唇),◆銅錢的邊緣。○[宋][沈括]《夢溪筆談‧技藝》:[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
鋪唇,◆撅起嘴唇,表示愤怒。○《敦煌变文集·破魔变》:不察自家力劣,輒擬惱害如來……扼腕揚眉,鋪唇叵耐。
君卿唇舌(君卿脣舌),◆見君卿脣舌。
精唇潑口(精唇泼口),◆形容尖利潑辣的唇吻。○[元][關漢卿]《四春園》第三摺:那廝可便舒着腿脡,他可早叉着門桯,精唇潑口毀罵人。○[元][楊顯之]《瀟湘雨》第三摺:則願你停嗔息怒,百凡照覷,怎便精唇潑口,罵到有三十句。
劍舌槍唇,◆形容言词犀利。○元尚仲贤《柳毅传书》第三折:還買弄劍舌槍唇,兀的不羞殺你大媒人。
花唇(花脣),◆亦作花脣。◆花巧的嘴唇。謂花言巧語。○[金][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二:俺又本無心,把你僧家混耗,甚花唇兒故來相惱。○[元][金仁杰]《追韓信》第三摺:休賣弄花唇,你不曾把鎗刀劍戟掄,我只見你殺狗處抨刀刃。○[元][施惠]《幽閨記‧文武同盟》:你休得要逞花脣,稍虛詞,送你到有司推問。
河唇(河脣),◆見河漘。
鼓舌搖唇(鼓舌摇唇),◆同鼓唇搖舌。◆[明][周履靖]《錦箋記‧聯姻》:引線鍼兒,伐柯斧具,鼓舌搖唇,婚男嫁女,花紅羊酒是常儀。
鼓舌揚唇(鼓舌扬唇),◆轉動舌頭,張開嘴唇。形容開口說唱。○[元][張國賓]《合汗衫》第一摺:鼓舌揚唇,唱一年家春盡一年家春。
鼓唇搖舌(鼓唇摇舌),◆鼓動嘴唇,搖動舌頭。形容利用口才進行煽動或游說。亦泛指大發議論(多含貶義)。○《五燈會元‧育王振禪師法嗣‧岳林真禪師》:劫劫波波,未肯歸家穩坐。鼓唇搖舌,宛如鐘磬笙竽。○《封神演義》第九四回:這匹夫敢于眾諸侯之前鼓唇搖舌,說短論長,又吒辱不才,情殊可恨。
鼓唇弄舌,◆同鼓唇搖舌。◆《封神演義》第九四回:今已陷之于喪亡,尚不自恥,猶敢鼓唇弄舌于眾諸侯之前耶?[蔡東藩]《慈禧太后演義》第三一回:京內外一班官吏,又復鼓唇弄舌,搖筆成文,談幾條變法章程,草幾篇變法奏牘。
共為唇齒(共为唇齿),◆比喻互相依存,有共同的利害關係。○《三國志‧蜀志‧鄧芝傳》:[蜀]有重險之固,[吳]有[三江]之阻,合此二長,共為脣齒,進可兼并天下,退可鼎足而立,此理之自然也。
輔車唇齒(辅车唇齿),◆見輔車脣齒。
粉面朱唇,◆白臉紅唇。有時形容面顏姣美。○《紅樓夢》第七回:說着,果然出去帶進一個小後生來,較[寶玉]略瘦些,眉清目秀,粉面朱唇,身材俊俏,舉止風流,似在[寶玉]之上。○[魯迅]《朝花夕拾‧無常》:他(活無常)出來了,服飾比畫上還簡單,不拿鐵索,也不帶算盤,就是雪白的一條莽漢,粉面朱唇,眉黑如漆,蹙着,不知道是在笑還是在哭。
費口唇(费口唇),◆猶言費唇舌。○[明][李贄]《知命偈似蕭拙齋》詩之三:緝熙欲謝忘言者,穆穆徒勞費口唇。
費唇舌(费唇舌),◆費話;多費言詞。○[元][柯丹丘]《荊釵記‧誤訃》:[旦]再醮徒然費唇舌,[共姜]誓盟甘自悅,守寡從教髻似雪。○[清][張集馨]《道咸宦海見聞錄‧乙巳四十六歲》:綠營弁兵向例專領麥豆,不至大費唇舌。○[許地山]《綴網勞蛛》:縱然能夠拿出來,人家也看不明白,那麼,我又何必多費唇舌呢?
泛唇泛舌,◆亦作汎唇汎舌。◆議論紛紛。
反唇相稽(反脣相稽),◆見反脣相稽。
反唇(反脣),◆見反脣。
翻唇弄舌,◆指用花言巧語搬弄是非。○《金瓶梅詞話》第五六回:第二就要人品了,又要好相處,沒些說是說非,翻唇弄舌,這就好了。○《醒世恒言‧李汧公窮邸遇俠客》:憑你什麼事,高來高就,低來低對,死的也說得活起來,活的也說得死了去,是一個翻唇弄舌的婆娘。
耳唇,◆方言。即耳垂。○[老舍]《駱駝祥子》五:當他跑得順‘耳唇’往下滴汗,胸口覺得有點發辣,他真想也這麼辦。參見耳垂。
調唇弄舌(调唇弄舌),◆見調脣弄舌。
點唇(点唇),◆亦作點脣。◆女子用胭脂等化妝品點抹嘴唇。○[唐][溫庭筠]《靚妝錄》:點唇有石榴嬌、嫩吳香。○[宋][張先]《燕歸梁》詞:點脣機動秀眉顰,清影外,見微塵。
唇脂,◆化妝品,用以塗唇。○[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種紅藍花梔子》:若作唇脂者,以熟朱和之,青油裹之。
唇音,◆雙唇音、唇齒音的統稱。
唇綫,◆嘴唇的轮廓。○池莉《生活秀》第一章:蓬着头发,口红溢出唇线的来双扬,一脸恼怒地打开了自己的房门。
唇亡齒寒(唇亡齿寒),◆唇缺則齒露受冷。比喻關係密切,利害相關。語本《左傳‧僖公五年》:[晉侯]復假道於[虞]以伐[虢]。○[宮之奇]諫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從之……諺所謂‘輔車相依,唇亡齒寒’者,其[虞][虢]之謂也。○[宋][文瑩]《玉壺清話》卷六:時雖已下[荊楚],[孟昶]有唇亡齒寒之懼。○[清][孫枝蔚]《<甲申述憂>序》:何況[關中]陷沒,海內動搖,匪獨唇亡齒寒,螫手斷腕而已。
唇舌(脣舌),◆比喻言辭、議論。○[唐][元稹]《酬樂天見寄》詩:前日詩中高蓋字,至今唇舌遍[長安]。○[元][關漢卿]《拜月亭》第三摺:我這心兒裏牽掛處無些,直睡到冷清清寶鼎沉煙滅,明皎皎紗窗月影斜,有甚唇舌。○[清][孫枝蔚]《自憐》詩:向人唇舌雖然好,在世頭顱已可知。○[趙樹理]《小二黑結婚》六:後來村長問了問情由,費了好大一會唇舌,才給她們調解開。
唇三口四,◆猶言說三道四。形容胡說。○[明][康海]《粉蝶兒‧秋日閑情》套曲:眉來眼去,唇三口四,泥爛油滑,翻黃倒皂,呼風喚雨,搦霧摶沙。
唇槍舌劍(唇枪舌剑),◆形容言辭鋒利,爭辯激烈。○[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京派和海派》:我也曾經略略的趕了一下熱鬧,在許多唇槍舌劍中,以為那時我發表的所說,倒也不算怎麼分析錯了的。○[陳毅]《滿江紅‧送周總理赴日內瓦》詞:換唇槍舌劍,議傾壇席。◆补证条目■形容言辞锋利,争辩激烈。○元乔吉《赏花时·风情》套曲:伏唇槍舌劍吹毛,不是我騁粗豪,强霸着月夜花朝,圍你在垓心裏怎地逃?
唇漏,◆指上唇低凹处。○《敦煌变文集·前汉刘家太子传》:臣讀《周書》云彭祖受年七百歲。陛下向者〔云〕:鼻下一寸,〔受年一百〕;壽年七百,上唇漏長七寸,豈不醜乎?
唇膏,◆化妝品的一種。即口紅。
唇齒音(唇齿音),◆由下唇和上齒相接觸,使氣流受阻而發出的一種輔音,如普通話語音中的f。也叫齒唇音。
唇齒相依(唇齿相依),◆比喻關係密切,互相依存。○[清][朱克敬]《瞑庵雜識》卷二:兩[粵]、[黔]、[鄂]、[江]、[皖]數省,皆與[湖南]唇齒相依。○[朱德]《送朝鮮最高人民代表團歸國》詩:唇齒相依關世運,戚欣與共勝天倫。○[蕭乾]《斯諾與中國新文藝運動》:原因很清楚,他們自身同[中國]的舊秩序是唇齒相依的。
唇齒(唇齿),◆1.比喻互相依存而有共同利益的雙方。○[唐][高適]《酬河南節度使賀蘭大夫》詩:股肱瞻列岳,唇齒賴長城。○《三國志平話》卷下:[孫亮]對天說誓:[荊州]與[吳]地唇齒之邦,世不相顧。○[清][黃遵憲]《哭威海》詩:[臺]南北,若唇齒。○[陳毅]《胡志明主席七十大壽祝辭》詩:[中][越]相依如唇齒,後方前線互支援。◆2.議論;說閑話。○《金瓶梅詞話》第三三回:惹的人動的唇齒。○《金瓶梅詞話》第七八回:﹝我﹞懷着個臨月身子,只管往人家撞來撞去的,交人家唇齒。
唇筆,◆描唇线或涂嘴唇的化妆用具,形状像笔。○徐坤《厨房》:她在眼圈周围细心加过了眼影,这样眼中就愈发布满深情,唇线也是用唇笔淡描素抹而过。
吹唇(吹脣),◆亦作吹脣。◆吹口哨。○《南齊書‧魏虜傳》:並有鼙角,吹脣沸地。○《資治通鑒‧齊明帝建武四年》引此文,[胡三省]注:吹脣者,以齒齧脣作氣吹之,其聲如鷹隼;其下者以指夾脣吹之,然後有聲,謂之嘯指。○[清][錢謙益]《一年》詩:吹唇沸地狐群力,剺面呼風蜮鬼靈。○[清][許叔平]《里乘》卷六:一日暮過峻嶺,忽林中吹脣作聲,健兒百數十人,持械驟至。
齒唇音(齿唇音),◆上齒和下唇接觸而發出的輔音。也叫唇齒音。例如普通話語音中的f。
齒白唇紅(齿白唇红),◆形容年輕美貌。○《水滸傳》第二十回:那廝喚做[小張三],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恨海》第一回:[娟娟]仍舊上學,同着讀書。他生得眉清目秀,齒白唇紅。
布唇枯舌,◆猶言舌敝唇焦。布,通膊。○《晏子春秋‧外篇上十一》:窮困無以圖之,布唇枯舌,焦心熱中。今君不辱而臨之,願君圖之。○[吳則虞]集釋引[于鬯]云:布,蓋讀為‘膊’……《說文‧肉部》云:‘膊,乾肉也。’是膊以乾肉為本義,引伸之,蓋凡乾皆可曰‘膊’。‘膊唇’者,謂乾唇也。
補唇(补唇),◆修補裂唇。○[唐][咸通]中詩人[方干]貌陋兔缺,故有司不與科名,遂隱[會稽]之[鏡湖],終身不出。年老時,遇醫補唇。後因以補唇先生稱[方干]。見[宋][計有功]《唐詩紀事‧方干》。○[清][孫致彌]《江行雜詩》:大義存[晞髮],高風緬[補唇]。○[方廷楷]《題亞子<分湖舊隱圖>》詩之四:傳箋艷說[分湖]好,惹得[方干]欲補唇。
免责声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并发布,站点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本网站所提供的信息只供参考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