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魂将军夫人吴菊芳哪里人(收养泾县抢救夫人)

huafeng1103 好资讯李汉魂将军夫人吴菊芳哪里人(收养泾县抢救夫人)已关闭评论4字数 2396阅读模式

黄添近照。 《东江时报》记者傅晨雨 摄

人物档案

黄添,93岁,精神仍然矍铄,是广东仅剩的四名黄埔女兵其中之一,也是惠州仅剩的黄埔女兵。1942年至1945年在广东省儿童教养院任教;1949年至1977年,在惠州市第二小学任教,桃李满天下,深受学生爱戴。

■《东江时报》记者傅晨雨

明明可以衣食无忧在家享乐,她却要去参军受苦;明明到了结婚在家相夫教子的年龄,她却要到前线支援抗日。现在已年过九旬的黄添,是惠州仅剩的黄埔女兵,她不但在抗战中有过一段不平凡的经历,在战后,她也将青春奉献在教育事业上,桃李满天下,而且还把子女都培养成为老师。

出身

受宠独女却响应号召参军抗日

出生于惠州的黄添是家中最小的孩子,而且是惟一的女孩,深受父亲疼爱。在那个女生没什么机会读书的时代,由于父亲经营油米商铺,家中经济宽裕,黄添读完3年惠阳女师后又在班主任的鼓励下继续读高中。

黄添的父亲在打石街经营粮油店万昌盛粮油铺。黄添回忆,当时父亲是用花生榨的油,很好卖。黄添有三个哥哥,作为家中最小的孩子,而且是惟一的女孩,黄添深受父亲的疼爱。父亲取我名字为‘添’就表示终于添上个女儿的意思。那个年代女生本没什么机会读书,但父亲经商,家中经济宽裕,黄添很小就上学了。在秀水湖的的惠阳县立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读了6年书,并继续读4年初中和高中。

抗战爆发时,黄添跟同学一起到岭南大学集训,后成为黄埔军校的一名女兵。1939年为了响应当时省政府的号召,黄添与惠阳女师的同学一起北上,入读位于江西于都的战干班,属黄埔16期。

战时

训练时黄埔女兵不让须眉

广州沦陷前,广东高中以上学生全体组织军训3个月,当时,广东省女师、惠阳女师等学校学生都参加了集训。据黄添回忆,战时干部训练团有两个女生队,她被分配到二中队,有两个指导员,一个叫姓孟,教唱抗日歌;另一个姓史,教画画。

每天上午,是军事训练课,下午则是文化课,每天晚上还要夜行军,每个人的小腿上都要绑沙袋,每人发一双草鞋。那时还年轻,不觉得辛苦。黄添说。在训练期间,惟一一件让黄添难过的事情是,她68岁的父亲去世了,而自己却没能回去见上最后一面。

正常情况下,学生军训结束后,可以升读大学、或入军校、或考入地方政府做公务员或者回家。但在黄添她们军训一个多月时,广州告急,她们随部队北上。到江西吉安后,考入第三战干团,随后上级下令整改,第三战干团学员并入黄埔军校第三分校。据介绍,女兵里面广东女师同学最多。女生团三个中队300多人,来自全国,第二中队108个女生全是广东省的。

黄添她们在军校训练和男兵没什么区别,剪成一样的头发,一早出操训练,下午练步枪、手枪,开汽车,学无线电,半夜紧急集合,急行军,小腿上绑着沙袋走。108个女生来自广东,其中惠州有3个,黄添至今仍然能念出另外2个一同去黄埔军校的女同学的名字,分别是黄顺琴、黄燕媚,她们三人当时被称作三黄。其中一人死在毕业后行军前往战区的路上,另外一人战后去了美国。

开始时,女兵们每天进行基本操练,一个多月后因为轰炸又迁徙到江西于都。这时,她们负责的任务主要是民众教育、战地救护、群众宣传等。半年后,女兵们被分为三个中队,民运工作、军事、救护都要学。那个时候,黄添她们吃饭也没有桌子,蹲在地上吃饭,一盆菜10个人,围在一起吃,限定在10分钟内吃完,没有荤菜。

黄埔女兵,虽然人数不多,但在训练中是巾帼不让须眉,在战场上也从不退缩,她们中的不少人,后来成为不朽英烈。据黄埔军校同学会提供的资料,曾宪植、危拱之、张瑞华、游曦等黄埔女兵参加了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有的还参加了红军长征。

毕业

加入战地妇女服务团

1940年12月,黄添毕业后先是分配到19集团军,1941年3月,加入战地妇女服务团。

我记得当时分配下去的时候,第一天就由陈诚(国军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训话。黄添至今还记得当时的情形。战地妇女服务团的团长是后来授予民国少将军衔的胡兰畦女士。

战地妇女服务团是国民党元老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于1937年9月15日组建上海劳动妇女战地服务团,委派秘书胡兰畦为团长,奔赴前线进行战地服务。服务团在前线战斗了3年,随国民党军转战8个省市,行程2万里,召开了257次大会,慰劳伤兵381次,演出53次,极大地鼓舞了将士的士气,获得了先锋模范称号。

据黄添回忆,当时她所在的服务团,主要是从上海、广州等地招募的进步女学生,前往抗战前线为军人服务。主要工作还是照顾伤员和演出宣传。黄添说。

当时,战地妇女服务团驻扎在江西吉安,黄添记得不远处就是枪炮的轰鸣声。由于并非战斗部队,黄添并不知道,距离其一百公里处,就是上高会战的主战场。

战后

为教育奉献 子女全成教师

1942年,黄添调到由时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李汉魂夫人吴菊芳创办的广东省儿童教养院任教师,该教养院曾抢救收养了过万名因广州沦陷无家可归的难童,这当中也包括了大量抗战国军的遗孤。1945年,黄添离开教养院,任七战区政治大队队员至抗战胜利。

1946年,黄添嫁给了一位老师,当时教养院好几对新人参加集体婚礼,主婚人就是吴菊芳。黄添告诉记者,以前跟丈夫是谈恋爱结婚的,当时丈夫家就在现在的西湖大酒店旁边停车场所在的位置。丈夫是个语文老师,觉得黄添的名字太俗气,给黄添重新取名字子青。

结婚后黄添离开部队,生下了第一个孩子,在家里做了几年全职家庭主妇的生活。1949年开始,黄添在惠州市第二小学任教,直至1977年退休。

黄添对子女要求严格,儿子、女儿长大后都成为了教师。她的大儿子张建中老师告诉记者,母亲虽然对子女学业要求严格,但对孩子却打心里疼爱。他记得三年大饥荒时期,家里啥都没得吃,母亲有一点好吃的都舍不得吃,要留给他们姐弟四个吃。公社夜里开会有时候会给根冰棍,冰棍一边融一边往下滴,母亲是小跑着回来带给我们吃。张建中说。

黄添的丈夫是在1960年去世的,撇下了3个女儿,1个儿子,当时黄添才39岁。黄添说,那是自己这辈子最难过的时期。

huafeng1103
  • 本文由 发表于 2023年4月10日 14:42:58
  • 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http://www.diujiu.com/zhixun/5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