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黑马 -2023-03-14
古老的巴蜀国,流传着一个啼血杜鹃的故事。
传说,古巴蜀国有个皇帝叫杜宇,被臣子逼位屈死在华蓥山中,后变成杜鹃鸟天天呜叫,为其呜寃以至口腔啼血,那殷红的血液溅到花上,便成了鲜红的杜鹃花。
杜鹃花又名映山红,为四季常绿之灌木。相传古有杜鹃鸟感情很专一,终生只有一个配偶,如果配偶死亡,她就日夜哀呜,直至咯血而亡,那鲜艳的血液落下,染红遍山的杜鹃花朵,因杜鹃花色彩红艳,许多地方都称杜鹃花为映山红。
华蓥山脉属川中丘陵,系川东平行岭谷天然界山,突起于四川盆地底部,山高5000尺,绵延600里,与美洲阿巴拉契亚山、安第斯山,并称为世界上三大褶皱山系,属典型喀斯特地貌,其岩质地表适应杜鹃花生长。
在那巍峨壮丽绵延起伏,沟壑纵横的奇山峻岭中。有一个春季杜鹃啼呜,满山映红繁花似锦;夏季气候凉爽,阳光明媚满目苍翠;秋季五彩斑斓,枫叶红遍满地金黄;冬季雪花飞舞,银装素裹林海茫茫的四方山。
四方山位于华蓥山西麓,地处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海拔900一一1100米。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古木参天,层林叠嶂,森林茂密,植被丰盛,山势险峻,岩崖陡峭,锶泉飞瀑,溪水潺潺,奇峰幽谷,遍野花香。
四方山四面环山丘陵起伏,向北是雄伟险峻的巴山秦岭,向东是绵延逶迤的铜锣山脉,向西是华蓥山主峰高登山岭,地处广安、邻水、大竹三县交界的三角地带,四周的山谷沟壑,分布着十多个乡村。
那高高的山岭,密集的森林,雄奇的山峦,遍野的花香中,却尘封着一场新中国黎明前的暴风骤雨,掩隐着那曾经震惊山麓,枪炮连天,血雨腥风,硝烟弥漫,英勇悲壮,可歌可泣的一段华蓥山游击队,农民革命武装暴动历史。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秦巴山麓,华蓥山脉的青年儿女,铁道官兵十万大军,在这绵延起伏,沟壑纵横的群山崇岭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劈山挖洞,欲血奋战,修筑襄渝战备铁路,战斗在秦巴华蓥山脉。
在那个火热的年代里,怀抱着梦想年少的我,从广安一中特招入伍,考入铁道兵部队文艺宣传队,投身到那如火如荼的三线建设洪流之中。
那年春天,我们沿襄渝铁路演出,慰问当地的筑路军民。在广安县观阁镇演出结束后,宣传队进入休整创作期。导演老崔、手风琴南兰、板胡老侃、演员思凡与我邀约同行,带上乐器去攀登四方山峰,到那丛山峻岭中釆风创作,看那满山映红的花景,寻找那华蓥山的灵气,创作更有生命力的作品。
几十里山路蜿蜒曲折,狭窄的小道峰回路转,沿途杜鹃啼呜山花烂漫,绚丽的映山红花开满山。被大自然的美景吸引,我们欣喜地走在山岭之间,高兴地欣赏那满美丽的风景。
夕阳落山之际,爬上四方山顶,站在高高的山峰上,眺望绵延起伏的群山,似千军战阵,万马奔腾,沟壑纵横,林海翻滚。那大气磅礴,振人心魄的群山林海,令人无比震撼惊叹。
晚霞映照在群峰之巅,西边的山峦金光灿烂,美丽的霞光,倾泻在山林之中,绵延不断的山峰,格外的光芒耀眼,红遍的山岭醉人心弦,陶醉了我们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年。
黄昏时刻,夜幕降临,正当我们疲惫不堪口干舌燥,饥肠辘辘之际,突然发现山岭上,有一盏灯火若隐若现。大家一阵惊喜,趁着天没黑尽,寻着那微弱的光亮,快步向密林深处走去。
密集的松树林里,掩隐着两间茅屋,茅屋的院坝中,一位身材高挑,体型干瘦,面目苍老,衣着朴素,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在院中来回走动,咕咕咕咕地呼唤着鸡群。
我们快步走近茅屋,一条大黑犬汪汪地狂吠,老奶奶大声呵斥住黑犬,见到我们这群年轻人非常高兴,热情地招呼我们进院歇息。当我们说明来意后,老人热情地欢迎我们,麻利地腾出一间空屋,为我们铺上床单和被褥。并告诉我们:春季夜晚,山上风大,天气寒冷,容易受凉,。
老人像久别重逢的亲人,待我们十分热情,高兴地在厨房里忙碌,为我们做了磨菇炖鸡、香椿炒蛋、凉拌野菜、竹笋烧肉等一桌可口丰盛的饭菜。
或许,因为一天爬山的疲惫与饥肠辘辘的原因,大家感觉饭菜特别的美味。晚饭后老人为我们烧了一锅热水,让大家洗脸烫脚,还在院坝中堆上干柴点燃篝火,我们围着火堆与老人聊天,一起欣赏这大山的夜景.
月亮悄悄地爬上树梢,深邃的夜空里,星星特别的明亮,在这山岭上观看夜色,总感觉离天特别的近。那宇宙、那银河,月光明亮,繁星闪烁,满天的星星,仿佛在头顶上飘移,漆黑的夜空中星光璀璨。
山岭上的夜晚,是这样的静谧,静谧得能听见风吹松叶的响声。一阵阵山风轻轻地吹过,那风儿夹着丝丝凉意,吹拂着烈烈燃烧的篝火,火光照亮了脸庞和山间的密林。
美丽的夜色,满天的星星,烈烈的篝火,茂密的森林,山岭的人家,便构成了一幅自然的高山夜景,让这苍穹下的山岭,显得更加浪漫幽静。
一声声林蛙,呱呱地鸣叫,那此起彼伏的叫声,就像是一首美妙的合弦,给这幽深的林海,增添了一曲迷人的夜韵; 一阵呜呜的狼嚎,从山林中传来,那尖厉的叫声,撕裂了大山的寂静,森林里时隐时现地,闪烁着幽灵般的绿光,那绿光令人害怕,老奶奶告诉我们,那绿光并非幽灵,是饿狼的眼睛。
第一次身处高山密林,犀利的狼嚎声,令人头皮发麻,毛骨悚然,神情紧张,恐惧万分。老奶奶告诉我:孩子别怕那狼怕火,火光能阻止狼群前进。
老崔吹起了唢呐《百鸟朝凤》,那嘹亮的唢呐声,如山雀啼晓,百鸟齐鸣,优美的乐声,响彻山岭;
老侃拉起了板胡《月牙五更》,那悠扬的琴声,清丽婉转,如泣如诉,呜呜咽咽,悲凄哀鸣;
南兰拉起了手风琴《游击队员之歌》,那琴声豪放壮阔,气势磅礴,似一群英勇无畏的战士,在纵情放声地高歌。一首首欢快的乐曲,在大山深处奏响,这或许是高山岭上古今的交响。那激越的乐声,随着山风漂荡,穿越丛山峻岭,绕过沟壑山谷,在这静寂的山谷中悠扬地回荡。
我们深情地合唱映山红: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若要盼得哟,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美妙激越的歌声,激情燃烧的情景,唤醒了老人的激情,她轻声地哼唱着自编的山歌:
寒冬那个过去哟,春天那个到,山上的冰雪哟,悄悄溶化了;高高那个山儿哟,变了那个样,满山的树儿哟,穿上绿衣裳;杜鹃那个鸟儿哟,布谷布谷叫,映山红花儿哟,开呀满山岗;观阁那个起义哟,暴动那个了,英勇的战士哟,血洒那疆埸;山里那个姑娘哟,山尖尖上望,起义的队伍哟,何时返家乡!
南兰激动地用手风琴拉着合弦,为这美妙的歌声伴奏,那歌声清丽自然,音质纯美,悠扬婉转,清脆嘹亮。没想到老奶奶的山歌,唱得这么好听,惊呆了我们这群年轻的文艺人。
老崔迅速掏出纸笔,快速地记录这山歌的曲谱,与南兰、老侃惊喜地谈论,这意外地采风收获,令大家异常的兴奋。老侃为这山歌冠名《啼血杜鹃映山红》。后来这首四方山釆集的山歌,唱响了整个华蓥山麓。
我好奇地探问老奶奶,为何一个人住在这大山岭上?老人一声长叹后,慢慢地告诉我们,她姓黎名红,在这四方山上住了几十年,一生都守护着英年早逝的父母。
老奶奶指着山崖上,映山红花丛中的一座坟茔说,那就是她合葬的父母,说到此时老奶奶老泪横流泣不成声。
她站起身来,步履蹒跚地走进屋里,拿出一个红布包裹,激动地抖散开来,那是一面破旧的红旗,旗帜上绣着西南民主联军华蓥山纵队第五支队第二总队的字样。
老人告诉我们,这是广安观阁农民武装起义的大旗,是她的父母用生命护卫的旗帜。她神情凝重地坐在篝火旁边,情绪激动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个动人而悲壮的故事:
上世纪二十年代末,在华蓥山西麓,四方山下的村子里,住着一户姓杜的人家。杜家从祖辈开始,就在这四方山上挖山釆煤,历经几代人艰苦努力开挖成煤窑,发家致富后在这四方山下,购置了几十亩田产成为享誉一方的大户。
杜家虽为富一方,但却为人正派,心底善良,乐善好施,热心助人,修路修桥,帮助乡邻口碑很好,是这方圆数里有名的善人。或许因为血缘和基因的原因,杜家几代单传,家族人丁不旺。也许因为杜家人心向善,感动了上苍老来得福,夫人四十五岁时生了一个女儿。
因杜鹃花开时节所生,又因杜鹃花易于栽养,便给女儿取名杜鹃。母亲因生育杜鹃时,高龄难产大出血而逝。因此杜家对女儿格外疼爱,杜父也因怀念夫人疼爱女儿,一直坚持没有续弦。
杜父好友黎永福是杜家的管家,老婆陈氏是杜家的佣人,也刚好生了儿子黎刚,比杜鹃大两个月。为了抚养女儿杜鹃,杜父请陈氏为杜鹃奶妈。杜鹃自幼吃奶妈母乳长大,奶妈视杜鹃为自己女儿。杜鹃与黎刚从小到大出双入对,情同兄妹青梅竹马。
杜父念及奶妈对女儿的喂养之恩,便出钱让黎刚陪杜鹃念书,从小学到高中,从山村到县城,俩人一直都在一起。因此黎刚从小就是杜鹃,倾心依附的保护神。
高中毕业时,俩人刚好十六岁。杜鹃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大方,体形娇好,青春漂亮;黎刚长得体型高大,浓眉大眼,阳刚英俊,身体健壮。同学与乡邻们,都夸他们是,天生的一对、地造的一双。
杜鹃的美貌,传遍了十里八乡,被年过五旬的恶霸乡长看中,因贪恋杜鹃的美貌,计谋杜家的财产,欲强娶杜鹃做小,便请媒人上门提亲。
杜父畏其权势,不敢强力反对,只好委婉推拖。那知恶霸强势定亲,还派乡丁看守,欲择日强娶成婚。眼看婚期一天天逼近,杜家人无可奈何。杜鹃见状心急如焚,绝食反抗誓死不嫁。杜父念及亲情心疼女儿,终下决心从女心愿。
临近婚前头天晚上,杜父当着黎刚父母的面,将女儿托付给黎刚,并为其准备了衣物钱粮,嘱咐他(她)们连夜出逃。杜鹃与黎刚双双跪地不住叩头,一家人抱头痛哭不忍分离,直到杜父强令快走,俩人才跪别父母,满含泪水步步回头,依依不舍连夜出逃。
黎刚牵着杜鹃,一路急促奔跑,趁着茫茫夜色,寻着月亮升起的方向,朝着华蓥山西麓奔去。俩人走了一天一夜,来到树林茂密地势险峻,荒无人烟的四方山岭歇下脚来。
为了躲避恶霸的追捕,又不想离父母太远,俩人商量决定,不再远走他乡,就在这四方山上,原始森林里隐居。他俩以天作证,以地为媒,以山为家,以林为伴,拜天拜地,拜山拜神,叩头作揖,结为夫妻。小夫妻俩,天当被,地当床,釆摘野菜野果,捕捉山鸡野兔,与森林野兽为伴,在这大山岭上,过起了与世隔绝的原始生活。
次日早上,恶霸身穿红袍胸佩红花,骑着大马抬着花轿,敲锣打鼓到杜家迎亲,半响不见杜家开门,便令乡丁破门而入强行抢亲,但找了半天不见杜鹃踪影。恶霸凶狠地将杜鹃父亲和黎刚父母,绑在院里核桃树上,令乡丁用扁担抽打,逼问杜鹃黎刚的下落,老人咬紧牙关忍受毒打,拒绝回答死不开口。
杜父被打得血肉模糊胸骨断裂,七窍出血悲愤而死。黎刚父母也被打得遍体遍体鳞伤,腿脚残废一病不起难以维生。后因思儿心切离家出走,俩人相互搀扶沿路乞讨,后因贫病交加客死他乡。
为了掠夺杜家财产,恶霸心生毒计,在杜家大办婚宴晓知乡邻,抱只母鸡以当杜鹃,拜天拜地结为夫妻。假借女婿名义,霸占了杜家房屋田产,还扬言一定要抓回杜鹃严惩黎刚。
噩耗传来,杜鹃黎刚悲痛万分,血海深仇发誓必报。黎刚多次潜回乡里报仇,都因恶霸防范严密,势单力薄无从下手,大仇难报夫妻俩非常痛苦,只好将仇恨隐忍心中,藏身深山寻机报仇。
小夫妻俩在这四方山岭,平整山地砍伐树木,撘建了一间茅屋。又下山到大竹县城,买来锄头镰刀、菜籽粮种、日常用品,在这四方山岭,砍伐荆棘开荒种地、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不久夫妻俩认识了猎户周老爹,老人独居深山以打猎、采药、卖药、治病维生,是这华蓥山里著名的猎手和医生。黎刚夫妇,将老人接到家中拜为义父。
老人视黎刚夫妇为儿女一起生活,还带来了可爱的大黑和花花两条的猎犬。为报仇黎刚拜义父为师学习枪法医术,整天跟着周老爹上山打猎采药。短短几年时间,便成了小有名气的土医生和神枪手。
次年春天,杜鹃生下一个女儿,因杜鹃花开映红山岭,夫妻俩为女儿取名黎红,小名映红。女儿映红的到来,给这山野之家,带来了无尽的快乐。
为了让妻女过得更好,黎刚每天跟随义父上山打猎采药,常打些野猪、野鸡、野兔、麂子等猎物,采些名贵药材,拿到广安、邻水、大竹县城去卖,换回些油盐酱醋等生活用品。杜鹃在家操持家务,还发挥刺绣技艺,买来针线绸布,借助大山自然风景,绣些山水花鸟绣品,拿到附近县城去卖。
这些构思奇妙,设计独特,精心刺绣的被子床单、帎头手帕等绣品,很快就成为县城商家,男女婚嫁喜爱的物品。一家人恩恩爱爱和睦温馨,日子虽过得清平,但却非常恬静,成了这大山岭上,最为亲近的一家人。
岁月飞逝,时光如梭。转眼十多年过去,女儿映红长得高桃秀美,学得一手好女红,唱得一口好山歌。那清纯甜美的歌声,常在这山岭唱响,惹得成群的杜鹃鸟,布谷布谷的唱过不停,就像是高山林海的合弦,更像是宇宙自然的合唱。
为了教习女儿文化,黎刚买来书本纸笔,教女儿念书识字。映红聪慧好学记忆超人,几年时间就学完了小学、初中、高中课本。一家人虽身处深山老林,但却是这大山深处,难得的文化人家。
十多年里,黎刚常去县城卖猎物和药材,看到国民党官员的腐败,看到反动军队抓丁抢粮,看到难以重负的课捐杂税,看到共产党领导穷人闹革命,不怕杀头流血牺牲。
朦胧之中,总感觉这世道在不断地改变,一家人盼望着有一天,共产党领导穷人,推翻这腐败透顶的政府,梦想着耕者有其田,广厦有其间,翻身做主人,生活不再难。
女儿映红十五岁生日那天,家里突然来了六位青年男女。男的叫杨玉枢、陈伯纯、邓致玖、王兆南、余行建,女的叫刘隆华,一家人像遇见贵宾一样,热情接待了这些城里来的客人。、
杜鹃做了一桌丰盛的饭菜,盛情邀请客人与女儿一起过生。客人们向黎刚夫妇了解四方山的情况,并深深地为杜鹃黎刚一家的盛情,与他(她)们不幸的遭遇,和那坚贞不屈的爱情所感动。
他们在杜鹃黎刚家住了几天,黎刚与周老爹俩人,陪着他们勘察四方山地形。延安来的余行建看了山势后,激动得即兴赋诗:勒马华蓥山,翘首望青天,中原正鼎沸、举事在眼前。
每天晚上,这些年青的共产党人,给他们讲了许多革命道理:穷人为什么穷?富人为什么富?穷人要想过好日子,就得团结起来,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推翻反动政府,建立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经过几天的接触与交谈,一家人明白了许多道理,他们还了解到,这些客人都是广安共产党的领导人。 杨玉枢、刘隆华、陈伯纯等,对杜鹃一家有了详细的了解,坚定了对他们的信任,决定以杜鹃一家为基础,在这四方山老林,建立革命武装斗争的密营。
在杜鹃一家人的帮助下,杨玉枢、刘隆华带领大家,砍伐林木平整山地,在这四方山的密林中,建起了武装斗争密营。从此这些共产党人,经常到四方山活动,密营就成了他们的活动中心。
一家人为革命开心地忙碌着,杜鹃为大家洗衣做饭、打扫卫生;黎刚以卖猎物和药材为掩护,常送信、联络、传递情报、打探消息;映红常为刘隆华、陈伯纯他们带路,联络山里的农户;周老爹还把山区的猎户组织起来,成立了一个武装的猎枪队。
这些革命者,白天翻山越岭,上山下乡,走村串户,联络感情。组织动员群众,建立农民协会,举办农民夜校,宣传革命道理。还经常深入到农家,帮助农民耕田种地推米磨面,采取摆龙门阵拉家常等方式,密切了党与农民群众的关系。
杨玉枢号召大家,亲连亲友连友,利用生期会等群众集会,加强了农民群众的相互联系。刘隆华利用姊妹会,组织妇女学习文化知识,把山区农户组织起来,将革命的思想文化,迅速地播撒到四方山区,与广大妇女建立了深厚感情。
陈伯纯把革命道理编成顺口溜,利用土地会教育启发农民:慈竹青、苦竹黄,竹子根儿长又长;单拢竹子易夭折,遍山竹海势力强;穷人成群抱成团,不怕敌人逞凶狂,武装起义闹革命,定把敌人消灭光。
邓致玖还创作编唱了《起义歌》:农友们、快快来,大家一齐同心干;亲连亲、友连友,由十到百千千万;你与我、我与他,举起手中刀和镰;武装起义闹革命,穷苦人民把身翻。
经过几天的组织动员,山区农民群情激昂,跟着共产党人,建立农民协会,抗丁抗税抗粮,开展革命活动,建立秘密武装。于是革命的火种,点燃四方山岭,并迅速四处漫延,熊熊地燃烧起来。
1948年7月上旬,中共第五工委广安县委书记骆安靖被捕叛变,广安地下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一大批共产党员被捕入狱。一时间,广安县城乌云笼罩、岗哨密布、风声鹤唳。
杨玉枢、刘隆华、谈剑啸、温静涛、陈伯纯、王兆南、邓致玖、余行建等,一大批共产党的领导人,撤离到四方山密营,立即召开紧急会议,研究发动观阁、代市农民武装起义。
按照上川东地区工委书记王璞,召开的岳池罗渡紧急会议,举行华蓥山周边地区武装起义的指示,组建了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五支队。由杨玉枢任支队司令员、谈剑啸、刘隆华任支队政治委员。决定由杨玉枢、刘隆华负责观阁武装起义的组织指挥;谈剑啸、温静涛负责代市武装起义的组织指挥。
并组建了第五支队第二总队,由中共观阁特支书记陈伯纯仼政治委员,邓致玖任总队长,张德沛任参谋长,王兆南任副总队长,负责观阁武装起义具体工作。
成立了广安观阁武装起义指挥部,制定了观阁武装起义具体行动计划。即:1948年8月12日,举行观阁武装起义;策反观阁镇长金有亮,夺取观阁镇公所枪支弹药;里应外合解放观阁镇,建立基层政权和农村革命根据地。
起义前几天,陈伯纯、王兆南按照杨玉枢、刘隆华的指示,把金有亮约到观阁镇的玉皇观,商量观阁武装起义事宜。共同商定:起义当晚由金有亮负责,将起义队员带入镇公所取枪,夺取枪支弹药后鸣枪宣告,广安观阁农民武装起义暴动。
那几天是杜鹃一家,最热闹、最开心、最紧张、最快乐的日子。一家人期待着武装起义早日到来,憧憬着武装起义胜利成功;憧憬着推翻国民党反动政府;憧憬着农民翻身当家做主人;憧憬着打倒恶霸乡长报仇血恨。
夫妻俩商量决定,参加观阁武装起义,跟着共产党闹革命。杜鹃和女儿映红,按照司令员杨玉枢交给的图案,买来一大块红绸,为观阁武装起义绣了一面鲜红的战旗。
黎刚砍来一根长竹做旗杆,夫妻俩捧着旗帜爱不释手,主动向杨司令、刘政委申请,担任旗手护卫红旗。他们将女儿映红,托付给义父周老爹,背上火铳枪药,扛上起义大旗,跟随杨司令、刘政委去闹革命,武装起义解放观阁镇。
1948年8月11日,代市镇武装起义突然提前举行,观阁武装起义匆匆响应。杨玉枢、刘隆华、陈伯纯等,将参加观阁武装起义的队员,带到距观阁镇5公里外的小井沟,集中在共产党员郑继先屋后的坝子里,召开观阁武装起义战前动员大会。
参加观阁武装起义的队员,由观阁及附近乡镇的贫困农民、青年学生组成。大竹县共产党员陈晓楷带领20多名队员,从大竹县匆匆赶来参加起义,起义队伍200多人,凑齐长短枪100多支。
政委刘隆华向参加起义的队员,作了武装起义的战前动员;司令员杨玉枢宣布了武装起义作战方案。起义队伍兵分几路,包围进攻观阁镇:一路由龚廷海率领去普子垭堵住镇口;一路由邓致玖率领潜入镇内,与金有亮接头并提取枪支弹药;一路由王兆南率领埋伏于猪市梁子作后援。
为了防止意外,杨玉枢派郑修迪、郑维昭、郑行义三人,潜入街巷、埋伏在镇公所附近,堵住镇公所大门,以接应去镇公所提枪的起义队伍。起义指挥部设在离观阁镇1公里的玉皇观庙内,由杨玉枢、刘隆华、陈伯纯,负责观阁武装起义的组织指挥。
那天晚上,观阁小镇月黑天高,星光暗淡,万物静寂,灯火微阑。临近午夜,街面上关门闭户,镇上的人家早已进入梦乡,一场山雨欲来的风暴,掩隐在沉寂的夜中。
黑暗中,敌我双方都在静静地等待,等待着那殊死拼杀的时刻到来。邓致玖带领吴奉贵、张德沛、黎功顺等人,悄悄进入镇上,按照事先约定的计划,与镇长金友亮接头。
但金有亮违约不见,镇公所大门紧闭,气氛沉静死寂,令人毛骨悚然,四处杀机重重,一场惨烈的厮杀,随时可能发生。原来金友亮表面上接受策反,截获起义计划后,马上向县政府报告,制定了军警镇丁联合,剿杀起义队伍的方案,并安排镇丁埋伏于镇侧大寨,张网待捕武装起义的队员。
寂静的夜幕中,镇公所的白色的墙壁上,埋伏的镇丁人影憧憧,敌我双方都憋住呼吸,紧张的握着武器,等待战斗号令,战斗一触即发。
邓致玖久等不见金友亮接应,见势不对便命人向指挥部报告。杨司令得知消息后,即刻改变起义计划,通知起义队伍迅速撤退。正当起义队伍准备撤离之际,埋伏在猪市梁子的一名队员,因过度紧张枪支走火,一声尖利的枪声划破夜空,打破了沉寂的小镇,拉开了武装起义的帷幕。
起义队员听到枪声,以为敌人冲出来了,便噼噼叭叭地打了起来。隐蔽在镇里大岩寨上的镇丁,居高临下向起义队员射击,敌我双方展开了激烈的枪战,密集的枪声响彻夜空。
镇公所埋伏的镇丁,在金友亮的督促下,疯狂地冲出大门,郑修迪等人见状,立即集中火力,将镇丁压回镇公所院里。埋伏于猪市梁子的王兆南,立马组织队员阻击,掩护邓致玖等人撤退。
黎刚与杜鹃,紧紧地护卫着红旗,一直跟在王兆南身边,起义队伍组织突围时,夫妻俩高举着起义大旗,迎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勇敢地冲在队伍前面,迎风飘扬的战旗,鼓舞着起义队员,勇敢地杀出一条血路。
那天夜晚,观阁镇上枪声大作,尖厉的枪炮声,爆豆般的响了一夜,惊醒了整个观阁镇,人们惊慌失措紧闭大门,躲在家里朝外观看,大人小孩都不敢出门。
敌人依仗兵力众多,枪支弹药充足,咬住起义队伍不放,大队人马杀气腾腾,从观阁镇方向强压过来,步步紧跟穷追不舍,不给起义队伍丝毫喘息机会,企图与县城增援的军警形成合围之势,彻底围剿武装起义队伍。
起义队伍在杨司令、刘政委的带领下向外突围,次日凌晨撤回到小井沟的渔塘凹,回到共产党员郑继先家院子里休整。由于观阁起义失利,夺取武器弹药落空,大部分队员只有砍刀长茅,许多队员赤手空拳。为了减少人员伤亡,杨玉枢、刘隆华、陈伯纯等,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对起义队伍进行首次整编,动员没有武器的队员分散回家隐蔽。
起义队伍由200多人,骤然减到100余人。经过整编留下的队员,编为一个大队、一个独立中队,由王兆南任大队长,陈晓楷任中队长。 队伍整编后,陈晓楷带领独立中队,去广安、渠县交界处的广兴乡,接应陈子侠带领的游击队员。杨玉枢、刘隆华、王兆南,带领大队人马向华蓥山进发。
国民党县自卫队尾随追踪而来,起义队伍撤退到小井沟山上埋伏,敌人摸不清山上虚实,只好在山下胡乱放枪叫骂,不见起义队伍动静,便悻悻地撤兵回观阁镇。
1948年8月14日傍晚,部队转移到四方山附近大垭口,与陈晓楷、陈子侠带领的队伍会合,在匆忙的转移行军途中,被大竹县保安团一个连的敌人包围,担任警戒的队员发现情况,立即开枪向大队报警。
一场惨烈的遭遇战迅速打响,山头上的独立中队与大队队员听见枪声,立马形成两面夹击之势,与敌展开殊死的搏斗。那场战斗异常激烈,敌人占着人多势众武器精良,肆无忌惮地强行攻击。战斗中黎刚与杜鹃高举红旗摇旗吶喊,引领队伍冲在前面,起义战士们把一个连的敌人赶下了山。
1948年8月16日,司令员杨玉枢、政委刘隆华组织大队、中队领导,在驻地附近竹林里开会,研究部队下一步行动方案时,被国民党邻水县草坝场保警大队突然包围。
负责警戒的共产党向杰栋,带领30多名队员从山上巡哨回来,发现敌情立即交火报警。在这场突然偷袭的战斗中,敌我双方殊死激战,参谋长张德沛英勇牺牲。杨玉枢、刘隆华、陈伯纯等被敌人冲散,与大部队失去联系。
这场战斗短兵相接,打得非常惨烈,不少队员在战斗中牺牲,黎刚与杜鹃冲锋在前,夫妻俩双双中弹负伤。为了安置伤员隐蔽养伤,起义队伍进行了第二次整编,动员受伤的队员隐蔽养伤。在王兆南等人的反复劝说下,才做通了黎刚、杜鹃夫妇的思想工作。
临行前,王兆南告诉黎刚夫妇,为了不暴露四方山密营,部队将偃旗息鼓隐蔽行动,悄悄向华蓥山桂兴乡转移。命令他们养好枪伤,保存好观阁起义战旗,等待大部队回归密营。
为了不拖累部队,黎刚杜鹃挥泪告别战友,王兆南把他俩送到小井沟山上。黎刚与杜鹃强忍伤痛,相互挽扶,昼伏夜行,历经险境,几次躱过敌人搜山围剿,才十分艰难地回到四方山密营养伤。但夫妻俩没曾想这一走,便永远离开了队伍,与革命事业失之交臂。
起义部队经过再次整编,只留下40多名精干力量,待受伤队员安全撤离后,由王兆南率领向华蓥山深处进发,在华蓥山密林中,开展革命的游击武装斗争。
1948年8月19日,被敌人突然偷袭冲散,与部队失去联系的司令员杨玉枢,单枪匹马在山里与敌人周旋,饥饿难熬以山水填肚,嚼树叶草根野果充饥。
当他走到桂兴乡纸厂湾时,实在疲惫不堪,筋疲力尽,体力难支的杨司令,跌跌撞撞地倒在一民宅门口,被埋伏的保丁拦截抓捕。恶霸地主匡荣堂和保队副王本年,残忍地将杨司令杀害于桂兴乡水洞湾。
凶恶的敌人将他的遗体,野蛮地投弃于附近的拐枣洞里。一代英豪革命先驱,西南民主联军川东纵队第五支队司令员杨玉枢,就这样英勇牺牲魂断华蓥。
政委刘隆华和陈伯纯、胡正兴、肖幼芳、陈披毛等人,被敌人突袭冲散后,遭遇桂兴乡保丁拦截,被保队副陈子芬带人抓捕,交给保长张世敏处置。
张世敏系打入敌人保队中的中共党员,他秘密救出刘隆华、陈伯纯、胡正兴等被俘同志,帮助大家安全转移脱离险境。
政委刘隆华带领一部分队员,到大良城、龚家塝一带继续坚持战斗。后只身一人历经艰险,从邻水至重庆到南川,向上级党组织领导人钱英汇报。
按照钱英的指示,刘隆华孤身返回广安,再上华蓥山与王兆南、向杰栋领导的游击队会合,在广安、邻水交界地带的华蓥山中,继续组织领导游击队员,与敌人展开革命武装斗争。
刘隆华担任华蓥山游击队司令员,成为敌人闻风丧胆的女英雄,她与陈联诗等女游击队员的英勇事迹,成为长篇小说《红岩》、电影《烈火中的永生》、电视连续剧《双枪老太婆》的原型。
陈伯纯脱险后,调合川县组织领导了金子武装起义。王兆南率领一部分队员,从敌人兵力薄弱的陡崖突围后,改任第三支队武工队队长,他带领武工队员转战于广安的广兴、大良、桂兴一带,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
1949年5月,蒋介石派罗广文的正规军上山清剿,重金悬赏捉拿王兆南。在敌众我寡重兵清剿的情况下,为避其锋芒保存力量,王兆南将武工队划整为零分散隐敝,自己带领通讯员吸引清剿的敌兵,掩护战友们撤退,在山中与敌人周旋,坚持游击斗争。
敌人将王兆南身怀六甲的妻子抓去,胁迫其交出丈夫未果。后因通讯员忍受不住饥饿,下山寻找食物时,被国民党匪兵诱捕叛变,交待出王兆南的活动情况。
1949年7月上旬,敌人根据王兆南的活动规律,找到了王兆南的藏身地点,逼迫观阁镇的百姓,组成踩山队拉网搜山。王兆南独自一人,躲藏于鹰嘴岩溶洞中,敌人将他妻子推到前面作掩护,一步一步向山洞逼近。
王兆南知巳无法脱身,又无法向躲在妻子身后的敌人射击,为避免妻子和尚未出世的孩子遭难,情急之下他毅然举枪饮弹自尽。一代华蓥山英杰,就这样英勇牺牲。这是何等的悲壮、其壮烈殉难的情景,惊天地泣鬼神。
观阁武装起义失败后,总队长邓致久带领部分队员,在华蓥山中与敌人周旋了3个多月,后被国民党特务抓捕。
1949年11月14日,邓致玖与共产党员郑继先、唐文渊、黎功顺等人,在重庆渣滓洞监狱,被敌人杀害,英勇就义。
黎刚与杜鹃夫妇,回到四方山后,在周老爹医治下先后伤愈。夫妻俩人带着女儿映红,一直隐蔽在四方山上,日夜期盼杨司令、刘政委、陈书记、王队长,带领起义队伍回归密营。
为了打听起义队伍消息,黎刚与女儿映红,多次下山寻找起义队伍。后被一黎姓保丁得知,一路跟踪尾随找到了四方山密营,贪财的保丁为了偿金向恶霸乡长告了密。
恶霸得知杜鹃与黎刚逃走后,就隐藏在四方山岭,还参加了观阁起义,他脑羞成怒欲治杜鹃与黎刚于死地,便将消息密报给大竹保警大队。 1949年3月20日,恶霸带领保警大队、在黎姓保丁地引领下,朝四方山岭拉网搜索上来。
那天下午,女儿映红跟周爷爷上山釆药。黎刚与杜鹃夫妻俩,正坐在院子里歇息。突然发现院外密林中,一大群手端步枪,身穿警服的匪兵,正一步步朝院子包围过来。黎刚急中生智,将杜鹃藏在屋后山洞的柴火堆中。
为了掩护妻子迷惑敌人,给义父和女儿报警,黎刚带着猎犬大黑和花花,手提火铳背上枪药袋,一边朝天放枪,一边举着红旗,向山崖上奔跑。敌人听见枪声,看见飘动的红旗,便紧跟着黎刚朝山崖追去。
黎刚将红旗挿在山崖,以树林为掩护,不停地变换位置,用火铳阻击敌人,还命令大黑和花花,在山崖上不停地来回奔跑,晃动树丛迷惑敌人。
敌人以为找到了打散的起义队伍,便将山崖紧紧包围,组织匪警轮番进攻。战斗持续了两个多小时,敌人死伤了十多人,仍未攻上山崖,匪警队长命令匪兵,用迫击炮轰炸山崖。
杜鹃听见隆隆的炮声,看见山崖上弥漫的硝烟,听不到黎刚还击的枪响,知道丈夫巳经出事,她不顾一切地大声呼喊,拼命地冲上山崖,看见黎刚浑身是血右腿残缺,躺在血泊之中,右手紧握着旗杆的惨状,她声嘶力竭地哭喊丈夫。
恶霸乡长连放几枪,将杜鹃打倒在黎刚身旁,匪警们锋拥冲上山崖,用刺刀将身受重伤的杜鹃、黎刚夫妇活活地捅死。殷红的鲜血从杜鹃黎刚身上,涅涅不停地流淌,鲜红的血液染红了杜鹃,染红了高高的山岗,满山的杜鹃花儿啊!在如血的残阳映照下,显得格外地血红悲壮。
那惨烈悲壮的情景,天地震憾鬼神哭泣,群山落泪苍穹悲鸣。 狼犬大黑与花花,见主人被匪兵枪杀,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齐声狂嚎纵身猛扑,嘶咬着恶霸乡长和匪警队长的脖子,与其一同掉下悬崖,忠心的猎犬与敌人同归于尽。
映红听见枪炮声,知道家中出事了,她迅速地跑向山崖。瞬间,亲眼目睹父母的惨烈牺牲,看见大黑与花花,狂怒的嘶咬着敌人跳下山崖的惨状,顿时惊棘万般疾声呼喊,一颗炮弹落在她的身旁,映红顿时倒地昏死过去。
周老爹见状疾步上前,抱起映红飞快地跑进密林,将她藏在隐密的山洞中,才躲过了匪警地追捕。敌人在密林中,四处搜寻找不到人,放火烧了林中的密营,才悻悻地撤下山去。
次日上午,周老爹爬上山崖,找到了血肉模糊的黎刚和杜鹃的遗体,就地合葬在山崖上的杜鹃花中。又下到四方山悬崖谷底,找到忠心护主的大黑和花花的尸体,将它们埋葬在黎刚和杜鹃的坟旁,并默默地将那面残破的战旗收藏。
映红在山洞中,昏迷了十多个昼夜才苏醒过来,遭受灭顶之灾地打击后,精神晃糊神志不清,身体衰弱青丝退尽,风华正茂的少女,落得满头白发神情呆痴。
三个月后,在周爷爷的精心医治下,映红才勉强站立起来,但腹下的弹片重伤子宫,丧失了生育能力,再也无法从事重体力劳动。
在周爷爷地搀扶下,映红步履艰难地爬上山崖,来到父母坟前,一声爹妈一声哭喊,直至昏死在父母坟前。人间噩运突然降临,父母双亲瞬间离世,映红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半年之后映红伤愈,但从此再也看不见她的笑容,听不见她那清脆嘹亮的歌声。
那高高的四方山上,时常出现一个身体枯瘦,神情木然,身体衰弱的白毛女。她视周爷爷为救命恩人,爷孙俩就在四方山岭相依为命。后来,周爷爷打听到起义失败的消息,便如实地告诉了映红,并将其父母用生命护卫的旗帜,作为遗物交给了映红。为了纪念父母映红发誓不婚,终生为父母守孝。
每天早上,她都要拿着那面残破的旗织,到父母坟前跪拜,向父母倾述自己的思念,满含泪水地为父母,呤唱她自编的观阁起义叙事歌谣:四方山、高山岭,山上树儿成了林,满目苍翠绿油油,陏陏葱葱景色新;春天里、天气暖,满山的大树芽儿新,树叶嫰绿露珠滴,百鸟齐唱莺歌鸣;山崖上、山谷底,锶泉飞瀑高山岭,泉水清清水儿甜,溪水潺潺山涧清;杜鹃花、映山红,满山遍野花艳红,杜鹃鸟儿啼血叫,布谷布谷叫不停;
四八年、生日天,山里来了共产党,走村串户访贫苦,帮助穷人干活忙;办夜校、搞农会,传播革命的思想,抗丁抗粮又抗税,农民抱团闹革命八月里、桂花开,观阁武装起义忙,打响革命第一枪,反动政府着了慌;
那夜晚、枪声响,起义队员去夺枪,谁知镇长反了水,观阁镇里杀机藏;杨司令、刘政委,果断下令快撤退,敌人重兵压过来,边打边撤山里藏;父母亲、举战旗,冲锋陷阵不畏惧,高举红旗鼓士气,双双中弹同撤离;
高山上、密营里,父母养伤身全愈,满山遍野找队伍,期盼战友回密营;匪保丁、恶乡长,蛇竭歹毒告了密,带领匪兵到密营,杀我父母与双亲;血泪仇、何时雪,期盼战友早日回,报仇雪恨杀仇敌,还我父母与亲人!
讲到此时,老奶奶早巳泪流满面泣不成声,那歌声如泣如诉悲凄哀呜,似啼血的杜鹃鸟儿,向苍天大地,向高山密林,向山涧飞瀑,向满山的花儿,泣诉着一家人奇世悲壮的故事。
老奶奶说:后来周爷爷也去世了,她就独自一人在这四方山上,几十年如一日苦苦地坚守。她要守着父母的陵墓,守着父母的英魂,守着父母的梦想,守着山岭的密营,守着英雄的战旗,守着满山的杜鹃花儿,守着起义队伍回归密营。
然而,孤独坚守的映红怎知道,那些当年带领穷人武装起义的共产党人,早巳血染华蓥魂断山岭;那些突围出去的起义队员,也在敌人拉网搜山的血雨腥风中壮烈牺牲,再也无法回归密营。
从此,孤苦伶仃的映红,深居山岭不知世事,一生一世,生在这四方山岭,死在这高山密林,就像那啼血的杜鹃,终日布谷布谷,悲鸣地叫个不停,直至泣血枯竭而尽。
岁月更替,改朝换代,民国灭亡,新中国诞生。当年领导穷苦百姓,举行武装起义,夺取政权的共产党人,推翻了反动政府,镇压了地主恶霸,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几十年苍桑巨变,今日的中国正飞越发展,一个崭新的国家快速崛起;复兴中华的大业勃勃生机;如日中天的大国日新月异;十四亿中国人的梦想唱响环宇。
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主席带领下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心系天下、一心为民,重典治吏、革古鼎新,追思革命英雄、抚慰烈士英灵,建立国家英雄公祭日,举国上下,悼祭那些为国为民,英勇捐躯的英雄们。千千万万的烈士,用头颅和生命,用热血与青春,用理想与战斗,用忠诚与灵魂,铸就了今日中华的基石与丰碑。
沧海桑田,岁月如歌,巍巍华蓥,英魂永存。观阁武装起义,虽然已成历史,但党不会忘记,国家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广安不会忘记,那些在观阁武装起义中,英勇战斗,壮烈牺牲的游击队员们。
啼血哀鸣的杜鹃,锻造出华蓥山永垂不朽的红岩精神,烈士的英灵,革命者的热血,换来了山花烂漫的映山红花景。
几十年过去了,当我再次登上四方山岭,虽再也看不见那映红奶奶的身影;再也看不见那深山中的密营;再也看不见那英雄的起义大旗;再也看不见那黎刚、杜鹃夫妇英雄的坟茔。
但那满山的森林,满山的苍翠,满山的花红,满山的鸟鸣,巳将这杜鹃啼血之地,变成了山青水秀般的风景。这无限美丽的景色啊!似乎,是对那些在观阁武装起义中,壮烈牺牲的先烈们,最美好、最深情、最隆重的奠祭!
评论